两同心·巍巍剑外

作者:杜安世      朝代:北宋
两同心·巍巍剑外原文

巍巍剑外,寒霜覆林枝。 望衰柳、尚色依依。 暮天静、雁阵高飞。 入碧云际。 江山秋色,遣客心悲。


蜀道巇崄行迟。 瞻京都迢递。 听巴峡、数声猿啼。 惟独个、未有归计。 谩空怅望,每每无言,独对斜晖。

两同心·巍巍剑外拼音解读
wēi wēi jiàn wài
hán shuāng lín zhī
wàng shuāi liǔ shàng
tiān jìng yàn zhèn gāo fēi
yún
jiāng shān qiū
qiǎn xīn bēi
shǔ dào yǎn háng chí
zhān jīng dōu tiáo
tīng xiá shù shēng yuán
wéi wèi yǒu guī
màn kōng chàng wàng
měi měi yán
duì xié huī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上片用“寒霜”、“衰柳”、“暮天”、“雁阵”一组景象极写“江山秋色”的苍凉色调,而这种色调不特是自然景物本身具有的“属性”、而且是诗人情绪、心境的外射和投影,因而自然也表现了“遣客”的“心悲”。

背诵

相关翻译

写翻译

相关赏析

写赏析

两同心·巍巍剑外赏析

  上片用“寒霜”、“衰柳”、“暮天”、“雁阵”一组景象极写“江山秋色”的苍凉色调,而这种色调不特是自然景物本身具有的“属性”、而且是诗人情绪、心境的外射和投影,因而自然也表现了“遣客”的“心悲”。…展开

上片用“寒霜”“衰柳”“暮天”“雁阵”一组景象极写“江山秋色”的苍凉色调,而这种色调不特是自然景物本身具有的“属性”而且是诗人情绪、心境的外射和投影,因而自然也就表现了“遣客”的“心悲”。

“剑外”系指剑阁以南的蜀中地区。杜安世在“剑外”前面加以“巍巍”二字,即表明诗人行旅之地尚在崇山峻岭之中,与下片首句“蜀道唏峻行迟”遥相呼应、互为印证。山高寒重,故“霜覆林枝”。一个“覆”字点明地势之高寒使人想见林中的枝叶上,挂着皑皑寒霜的冷寂。“望衰柳尚色依依”在空间上已有了一定的转换,似乎诗人的行踪已由“巍巍剑外”来到蜀中平原,此外由干气温较高寒霜尚未覆林杨柳虽已残衰但犹黄中带绿、依依飘拂。“暮天静”以下三句亦当是蜀中深秋景色;在傍晚的天空中一队大雁高飞而来,又悠悠而去消失在碧云之际。“静”字用得极有神韵不仅写出周围的空旷阒寂与天穹的寥魔冷落,而且也把众鸟飞尽只有雁唳长空的悲凉反衬了出来。“暮天”为下片“独对斜晖”做了必要的铺垫;“雁阵”为下句“遗客心悲”埋下了伏笔,大雁是迁徙无定的候鸟,它往往会唤起行旅游子漂泊无定的感触,雁在寒秋尚可飞回水乡泽国栖息过冬,而游人仍羁旅他乡而无处可栖,这便又为下片“惟独个,未有归计”设下了埋伏。

“江山秋色,遗客心悲”是上片的总括。诗人将创作主体“遗客”即自身,在诗中显现,即为下片打开了一个抒情的豁口,诗人用“唏峻”二字加以概括,写出蜀道的奇险,又用行迟”二字加以补充写出行路之艰难。“行迟”而“瞻京都迢递”说明行旅之日长时久,回望来路,京城已那么遥远不能再见。词的最后三句,纯用白描把羁旅的寂寞苦涩写得十分深湛。诗人仰首望天、怅惘不已,欲言而又每每无言,只默默地孤独地凝望着夕阳的斜晖。这比“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更为沉郁悲凉真乃“此时无声胜有声”。读者在他的“怅望”“无言”“独对”中可以琢磨、体味诗人那种难言的凄苦与悲哀。

折叠

创作背景

作者介绍

杜安世 杜安世 杜安世,京兆(今陕西西安)人。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一载《杜寿域词》一卷,谓京兆杜安世撰,未详其人,词亦不工;列于张先后、欧阳修前。黄昇《花庵词选》云:字安世,名寿域。有陆贻典校本《杜寿域词》。与《四库总目提要》卷二OO谓其词“往往失之浅俗,字句尤多凑泊”。…详情

两同心·巍巍剑外原文,两同心·巍巍剑外翻译,两同心·巍巍剑外赏析,两同心·巍巍剑外阅读答案,出自杜安世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swen.cn/poetry/47542.html

诗词类别

杜安世的诗词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

热门搜索:80s手机电视电影中文 迅雷下载bt磁力链 最好用的搜索引擎明星照片男迅雷beta下载ios最新版迅雷下载是免费的吗明星排榜
櫻花の島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