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赠士孙文始

朝代:东汉 作者:王粲
天降丧乱,靡国不夷。
我暨我友,自彼京师。
宗守荡失,越用遁违。
迁于荆楚,在漳之湄。
在漳之湄,亦克晏处。
和通箎埙,比德车辅。
既度礼义,卒获笑语。
庶兹永日,无諐厥绪。
虽曰无諐,时不我已。
同心离事,乃有逝止。
横此大江,淹彼南汜。
我思弗及,载坐载起。
惟彼南汜,君子居之。
悠悠我心,薄言慕之。
人亦有言,靡日不思。
矧伊嬿婉,胡不凄而。
晨风夕逝,托与之期。
瞻仰王室,慨其永慨。
良人在外,谁佐天官。
四国方阻,俾尔归藩。
尔之归蕃,作式下国。
无曰蛮裔,不虔汝德。
慎尔所主,率由嘉则。
龙虽勿用,志亦靡忒。
悠悠澹澧,郁彼唐林。
虽则同域,邈尔迥深。
白驹远志,古人所箴。
允矣君子,不遐厥心。
既往既来,无密尔音。
tiān jiàng sàng luàn
guó
yǒu
jīng shī
zōng shǒu dàng shī
yuè yòng dùn wéi
qiān jīng chǔ
zài zhāng zhī méi
zài zhāng zhī méi
yàn chù
tōng xūn
chē
huò xiào
shù yǒng
qiān jué
suī yuē qiān
shí
tóng xīn shì
nǎi yǒu shì zhǐ
héng jiāng
yān nán
zǎi zuò zǎi
wéi nán
jūn zhī
yōu yōu xīn
báo yán zhī
rén yǒu yán
shěn yàn 嬿 wǎn
ér
chén fēng shì
tuō zhī
zhān yǎng wáng shì
kǎi yǒng kǎi
liáng rén zài wài
shuí zuǒ tiān guān
guó fāng
ěr guī fān
ěr zhī guī fān
zuò shì xià guó
yuē mán
qián
shèn ěr suǒ zhǔ
yóu jiā
lóng suī yòng
zhì tuī
yōu yōu dàn
táng lín
suī tóng
miǎo ěr jiǒng shēn
bái yuǎn zhì
rén suǒ zhēn
yǔn jūn
xiá jué xīn
wǎng lái
ěr yīn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天降丧乱,靡国不夷。
死丧祸乱从天降,没有一国不削平。

我暨我友,自彼京师。
我和我友避乱去,结伴南逃自京城。

宗守荡失,越用遁违。
宗庙祖业洗荡尽,凄然避难远逃遁。

迁于荆楚,在漳之湄。
颠沛流离到荆州。暂且栖身漳水滨。

在漳之湄,亦克晏处。
暂且栖身漳水滨,严防安逸且偷生。

和通箎埙,比德车辅。
埙篪齐奏音和谐车辅亲近贤德行。

既度礼义,卒获笑语。
交往礼仪合法度,笑语交欢不过分。

庶兹永日,无諐厥绪。
希望此情能长久,始终和睦无过失。

虽曰无諐,时不我已。
虽说和睦无过失,别时不能伴君去。

同心离事,乃有逝止。
同心同德不同事,竟然君去我留止。

横此大江,淹彼南汜。
君子横渡汉江行,唯我淹留荆州地。

我思弗及,载坐载起。
我想同归不可及,时坐时起心焦虑。

惟彼南汜,君子居之。
回顾这块荆州地,君子曾经住这里。

悠悠我心,薄言慕之。
我心忧思永不断,无限仰慕贤君子。

人亦有言,靡日不思。
人们有意传格言,没有一日不思念。

矧伊嬿婉,胡不凄而。
何况贤人有美德叫我如何不感叹?

晨风夕逝,托与之期。
晨风自儿晚归去,拜托归鸟代致意。

瞻仰王室,慨其永慨。
注目仰望王室远,,感慨万端长叹息。

良人在外,谁佐天官。
贤人远离不在朝,由谁辅佐天子官。

四国方阻,俾尔归藩。
四方诸侯为屏障,承蒙恩遇使归落。

尔之归蕃,作式下国。
君能有幸归藩去,为各侯国作楷范。

无曰蛮裔,不虔汝德。
切切漫道边远地,百姓不敬君美德。

慎尔所主,率由嘉则。
谨慎从事所主管,遵循善道为准则。

龙虽勿用,志亦靡忒。
大德虽不为世用,胸怀大志无差错。

悠悠澹澧,郁彼唐林。
澹澧流淌波悠悠,唐林茂密郁葱葱。

虽则同域,邈尔迥深。
虽然同属荆楚地,地处边远险而深。

白驹远志,古人所箴。
白驹远志作赠别,古人借以劝勉人。

允矣君子,不遐厥心。
诚实可信真君子,不会存有疏远心。

既往既来,无密尔音。
回顾过去望将来,望常与君通 音信。

天降丧乱:意谓上天降下死丧祸乱。

夷:犹“夷为平地”的略语。夷灭,削平。

暨:和。

宗:宗庙,祖宗。

荡:洗荡,涤荡。

越:远。

遁:遁逃,,逃走。

:避开。

迁:迁徙流徙。

楚:泛指楚国此借指荆州。

漳:漳水。

:岸边。

比德车辅:意谓我亲近仰慕您的德行如同车辅相依一般。

度:法度。

义:通“仪”。

卒尽:完全。获谓得适度。

庶:幸,希望。

 售牵:失误,过失。

绪:开端意谓自始至终。

 已:通“以”与。

同心:齐心,志同道合。

逝:去。

止:留住。

横:横绝,横渡。

大江:此指汉江,为长江最长支流。

淹:淹滞,久留。

南汜:意谓南方江河。此借指荆州。

我思弗及:意谓我想与您同行而离开客居的荆州,却不可能达到愿望。

载坐载起:即则坐则起”。意谓时坐时起,坐立不安。

悠悠:忧思不断的样子。

靡日不思:意谓我没有一天不思念您。

矧伊嬿婉:意谓更何况您这样美好的人。

凄而:感伤流泪。

晨风夕逝:意谓晨风鸟儿傍晚归去。

晨风:亦作“鹏风”,鸟名,即。

瞻仰:仰望,表示尊敬。

永叹:长长地悲叹。

良人:谓好人,善人。

天官:谓百官之长。

佐:佐助,辅佐。

四国:谓四方之国。

阻:险要之地。

俾:使。

裔: 泛指四方边远地区。

虔:虔诚,诚敬。

主:掌管,主持。

率:遵循。

则:准则。

龙虽勿用:意谓您像潜龙虽然不为世用。

忒:差错,差忒。

悠悠:遥远。

澹:澹水。

郁:繁茂。

唐林:唐地的树林。

同域:谓同一地域。

邈:远。迥:远。

白驹:白色幼马。

箴:规谏劝戒。

既往既来:谓以往以来,意谓过去和将来。

无密尔音:意谓不要把您的音信保密起来。音,音问音信。

作者介绍
王粲
王粲(177—217),字仲宣,山阳高平(今山东邹县西南)人,是东汉灵帝时大官僚王畅的孙子。少有才名,是“建安七子”之一。董卓之乱后,王...详情
相关作品
东汉王粲王粲

登兹楼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销忧。览斯宇之所处兮,实显敞而寡仇。挟清漳之通浦兮,倚曲沮之长洲。背坟衍之广陆兮,临皋隰之沃流。北弥陶牧,西接昭邱。华实蔽野,黍稷盈畴。...

展开阅读全文V

登兹楼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销忧。览斯宇之所处兮,实显敞而寡仇。挟清漳之通浦兮,倚曲沮之长洲。背坟衍之广陆兮,临皋隰之沃流。北弥陶牧,西接昭邱。华实蔽野,黍稷盈畴。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
登上这座楼来眺望四周,暂且在闲暇的时光消解忧愁。(我)看这座楼宇所处的地方,实在是明亮宽敞少有匹敌。携带着清澈的漳水的浦口,倚临着弯曲的沮水的长长的水中陆地。背靠着高而平的广大的陆地,俯临水边高高低低的地面上可以灌溉的河流,北边的终点是陶朱公放牧的原野,西边连接着楚昭王的陵墓。花果遮蔽原野,谷物布满田地。但即使(这里)的确很美却不是我的乡土,又怎么能够值得我在此逗留?

遭纷浊而迁逝兮,漫逾纪以迄今。情眷眷而怀归兮,孰忧思之可任?凭轩槛以遥望兮,向北风而开襟。平原远而极目兮,蔽荆山之高岑。路逶迤而修迥兮,川既漾而济深。悲旧乡之壅隔兮,涕横坠而弗禁。昔尼父之在陈兮,有归欤之叹音。钟仪幽而楚奏兮,庄舄显而越吟。人情同于怀土兮,岂穷达而异心!
(我因为)逢上纷乱混浊的乱世而迁移流亡(到这里),到现在已经超过漫长的十二年。心中思念故乡希望归去,谁能忍受这种(思乡的)忧思啊!凭靠着楼上的栏杆来(向远方)遥望,面对着北风(我)敞开衣襟。(北方的)平原(是那么)遥远,(我)纵目远望,(视线)被荆山的高峰所遮蔽。道路弯弯曲曲又长又远,河水浩大无边深不可测。悲叹故乡被阻隔,眼泪横流情不能禁。昔日孔子在陈国的时候,发出过“归欤”的叹息。钟仪被囚禁(在晋国)而演奏楚国的地方乐曲,庄舄(在楚国)做了大官但仍说家乡越国的方言。人思念故乡的感情是相同的,岂会因为穷困还是显达而表现不同?

惟日月之逾迈兮,俟河清其未极。冀王道之一平兮,假高衢而骋力。惧匏瓜之徒悬兮,畏井渫之莫食。步栖迟以徙倚兮,白日忽其将匿。风萧瑟而并兴兮,天惨惨而无色。兽狂顾以求群兮,鸟相鸣而举翼,原野阒其无人兮,征夫行而未息。心凄怆以感发兮,意忉怛而惨恻。循阶除而下降兮,气交愤于胸臆。夜参半而不寐兮,怅盘桓以反侧。
念及时光的流逝,等待天下太平要到什么时候啊!(我)期望王道平易,在太平盛世施展自己的才能。担心像葫芦瓢一样徒然挂在那里(不被任用),害怕清澈的井水无人饮用。漫步游息徘徊,太阳很快就下山了。(之着)刮起了萧瑟的寒风,天色也阴沉沉地暗了下来。野兽慌忙地左顾右盼寻找兽群,鸟雀也纷纷鸣叫着展翅高飞。原野一片寂静没有游人,(只有)征夫在行走不停。(我的)心情凄凉悲怆而且感伤,心中也充满了忧伤和悲痛。(于是)沿着台阶走下楼来,心中却气愤难平。(一直)到了半夜还不能入睡,惆怅徘徊翻来覆去睡不着。

登兹楼以四望兮,聊暇(xiá)日以销忧。览斯宇之所处兮,实显敞而寡(guǎ)仇。挟清漳(zhāng)之通浦(pǔ)兮,倚曲沮(jǔ)之长洲。背坟衍(yǎn)之广陆兮,临皋(gāo)隰(xí)之沃流。北弥陶牧,西接昭邱(qiū)。华实蔽野,黍(shǔ)稷(jì)盈畴(chóu)。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
兹:此。暇日:假借此日。暇,通“假”,借。销忧:解除忧虑。斯宇之所处:指这座楼所处的环境。实显敞而寡仇:此楼的宽阔敞亮很少能有与它相比的。寡,少。仇,匹敌。挟:带。清漳:指漳水,发源于湖北南漳,流经当阳,与沮水会合,经江陵注入长江。通浦:两条河流相通之处。倚:靠。曲沮:弯曲的沮水。沮水发源于湖北保康,流经南漳。长洲:水中长形陆地。背:背靠,指北面。坟:高。衍:平。广陆:广袤的原野。临:面临,指南面。皋隰:水边低洼之地。沃流:可以灌溉的水流。弥:接。陶牧:春秋时越国的范蠡帮助越王勾践灭吴后弃官来到陶,自称陶朱公。牧,郊外。湖北江陵西有他陶朱公墓,故称陶牧。昭邱:楚昭王的坟墓,在当阳郊外。华:同“花”。黍稷:泛指农作物。信美:确实美。吾土:这里指作者的故乡。曾:竟。

遭纷浊(zhuó)而迁逝兮,漫逾(yú)纪以迄今。情眷(juàn)眷而怀归兮,孰忧思之可任?凭轩槛(jiàn)以遥望兮, 向北风而开襟(jīn)。平原远而极目兮,蔽荆山之高岑(cén)。路逶(wēi)迤(yí)而修迥(jiǒng)兮,川既漾(yàng)而济深。悲旧乡之壅(yōng)隔兮,涕(tì)横坠而弗禁。昔尼父之在陈兮,有归欤(yú)之叹音。钟仪幽而楚奏兮,庄舄(xì)显而越吟。人情同于怀土兮,岂穷达而异心!
纷浊:纷乱混浊,比喻乱世。逾:超过。纪:十二年。迄今:至今。眷眷:形容念念不忘。任:承受。凭:倚,靠。开襟:敞开胸襟。荆山:在湖北南漳。高岑:小而高的山。修:长。迥:远。壅:阻塞。涕:眼泪。弗禁:止不住。尼父:指孔子。

惟日月之逾迈兮,俟(sì)河清其未极。冀王道之一平兮,假高衢(qú)而骋力。惧匏(páo)瓜之徒悬兮, 畏井渫(xiè)之莫食。步栖(qī)迟以徙倚兮,白日忽其将匿(nì)。风萧瑟而并兴兮,天惨惨而无色。兽狂顾 以求群兮,鸟相鸣而举翼,原野阒(qù)其无人兮,征夫行而未息。心凄怆以感发兮,意忉(dāo)怛(dá)而惨恻。循阶除而下降兮,气交愤于胸臆。夜参半而不寐兮,怅盘桓以反侧。
惟:发语词,无实义。俟:等待。河:黄河。未极:未至。冀:希望。假:凭借。高衢:大道。渫:淘井。栖迟:徙倚都有徘徊、漫步义。匿:隐藏。萧瑟:树木被风吹拂的声音。并兴:指风从不同的地方同时吹起。狂顾:惊恐地回头望。阒:静寂。循:沿着。除:台阶。盘桓:这里指内心的不平静。

这篇赋以铺叙手法,由登楼极目四望而生忧时伤事之慨,并把眷恋故乡、怀才不遇之情巧妙地结合起来,而各层自有重点,深挚的感情,徐徐道来,感人至深,真不愧名家手笔。

这篇赋主要抒写作者生逢乱世、长期客居他乡、才能不能得以施展而产生思乡、怀国之情和怀才不遇之忧,表现了作者对动乱时局的忧虑和对国家和平统一的希望,也倾吐了自己渴望施展抱负、建功立业的心情。全篇抒情意味很浓,“忧”字贯穿全篇,风格沉郁悲凉,语言流畅自然,是建安时代抒情小赋的代表性作品。

此赋有如下特点:一、层次清晰。全文分为三段,首段写登楼所见,次段叙怀乡之情,末段抒身世之惧,遵循主人公情绪的自然发展而来,层次极为清晰。

二、结构严谨。第一段写景中透露出“忧思”,“望”“忧” 两字,奠定了全文的抒情基调。第二段集中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沉重忧思。开头四句承上文“非吾土”抒发怀乡之情,“凭轩槛以遥望兮”中的“望”字,化景物为情思。第三段对思乡之情进一步开掘,揭示出“忧思”深层的政治内涵。情景交融。首段写异乡风光:地势开阔,山川秀美,物产富饶,以眼前乐景反衬心中哀情。末段写傍晚景色:日惨风萧,兽狂鸟倦,原野寂寥,烘托出作者内心的凄怆。前后景物描写,即景生情,寓情于景,一乐一悲,相互照应,真切的反映出作者愁绪步步加深、忧伤至极的过程。

三、语言清丽。文章用典贴切,注意与主观感情的抒发相契合。例如“瓠瓜徒悬”、“井渫莫食”等典故,都传达出作者的怀乡之情和怀才不遇的怨愤。文章大量运用富有音乐性的修饰词语。例如“眷眷”、“惨惨”、“凄怆”、“憯恻”、“盘桓”等,音节流畅,琅琅上口。

四、主题深刻。这篇文章超越了一般的怀乡之作,揭示了深厚的政治内涵。“遭迁逝”句,概括了当时动荡的时代特征和作者悲惨不幸的遭遇;“惟日月”两句,表达了作者时不我待、急欲乘时而起的紧迫感;“冀王道” 两句,表达了作者以天下为己任、急于建功立业的使命感。总之,作者通过登楼四望,抒发了浓重的故土之思,倾吐了宏图难展的悲慨,表达了建功立业的迫切愿望。

综上所述,这篇赋体貌高度精练,情思深厚丰腴,使读者自然而然地感觉其意味深永,形象感人,因此成为建安时期抒情小赋的杰作。

dēng lóu wàng
liáo xiá xiāo yōu
lǎn zhī suǒ chù
shí xiǎn chǎng ér guǎ chóu
jiā qīng zhāng zhī tōng
zhī zhǎng zhōu
bèi fén yǎn zhī guǎng 广
lín gāo zhī liú
běi táo
西 jiē zhāo qiū
huá shí
shǔ yíng chóu
suī xìn měi ér fēi
céng shǎo liú
zāo fēn zhuó ér qiān shì
màn jīn
qíng juàn juàn ér huái 怀 guī
shú yōu zhī rèn
píng xuān kǎn yáo wàng
xiàng běi fēng ér kāi jīn
píng yuán yuǎn ér
jīng shān zhī gāo cén
wēi ér xiū jiǒng
chuān yàng ér shēn
bēi jiù xiāng zhī yōng
东汉王粲王粲

荆蛮非我乡,何为久滞淫。 方舟泝大江,日暮愁我心。 山冈有余映,岩阿增重阴。 狐狸驰赴穴,飞鸟翔故林。 流波激清响,猴猿临岸吟。 迅风拂裳袂,白露沾衣襟。 独夜不能寐,...

展开阅读全文V

荆蛮非我乡,何为久滞淫。
荆州不是我的家乡,却长久无奈地在这里滞留?

方舟泝大江,日暮愁我心。
极目望去,大船在江心正溯流而上,天色渐晚更勾起我思乡的情愁。

山冈有余映,岩阿增重阴。
山坡上映着太阳的余晖,沟岩下的阴影显得更加灰暗。

狐狸驰赴穴,飞鸟翔故林。
奔跑的狐狸忙着赶回自己的洞穴,飞翔的鸟儿在鸟巢上盘旋。

流波激清响,猴猿临岸吟。
大江上涌动的浪花轰然作响,猿猴在临岸的山林长吟。

迅风拂裳袂,白露沾衣襟。
迅猛的江风掀起我的下衣和衣袖,秋天的露水打湿了我的衣襟。

独夜不能寐,摄衣起抚琴。
夜深了我孤独难眠,便又披衣起床拿起了桐琴。

丝桐感人情,为我发悲音。
桐琴象理解我的心思一样,为我发出悲凉的乡音。

羁旅无终极,忧思壮难任。
在外寄人篱下什么时候才是尽头,心中充满了难以排遣的忧愁。

荆蛮非我乡,何为久滞淫。
滞淫:长久停留。

方舟泝(sù)大江,日暮愁我心。
方舟泝大江:方舟,方形的小船。泝,通“溯”:逆流而上。

山冈有余映,岩阿(ē)增重阴。
岩阿:到处都是岩石的山阿。阿,山丘。增重阴:更黑暗。

狐狸驰赴穴,飞鸟翔故林。

流波激清响,猴猿临岸吟。

迅风拂裳袂(mèi),白露沾阴襟。
裳袂:下阴裙和上阴袖子。袂,袖子。

独夜不能寐,摄阴起抚琴。
摄:整理。

丝桐感人情,为我发悲音。
丝桐:指琴,古人削桐为琴,拣丝为弦,故称。

羁(羁)旅无终极,忧思壮难任。
羁旅:被羁绊而旅居在外,引申为长久寄居他乡。壮:盛,指忧思深重。难任:难以承受。

“荆蛮”四句写诗人久客荆州的苦闷和日暮乘船泛江时所引起的思乡之情。起句自问,喷射出强烈的感情,直抒久留荆州的怨愤。为销愁乘船泛江散心,不想销愁愁更愁。江上日落余辉,并船逆流而上,引起诗人思乡怀归的无限忧愁。“愁”字虚笼全篇,诗篇始终处于这悲愁的氛围之中。

“山冈”以下八句写日暮时的自然景色,抒发诗人思归的凄苦之情。诗人摄下了落日西沉时大自然姿态的倏忽变化:山脊之上犹存夕阳余辉,山谷本来就很阴暗,天将晚则更显得阴暗幽深。起两句写了山色秀拔,给人以清新之感;又因日将西落,山谷愈暗,造成了一种凄清气氛。“狐狸驰赴穴,飞鸟翔故林。”这两句取《楚辞·哀郢》“鸟飞还故乡兮,狐死必首丘”之意。日暮时刻,狐狸归穴,鸟下窠巢。狐狸和飞鸟尚且思归自己的穴巢,何况于人。“流波激情响,猴猿临岸吟。”湍急的江流声浪激越,山上的猴猿在岸边凄厉嘶叫,气氛越发凄凉。“迅风拂裳袂,白露沾衣襟。”迅疾的江风吹动着衣袖,阴凉的露水沾湿衣裳。诗句点明秋季。秋风萧瑟迅猛,白露阴寒湿衣,气氛更为阴冷。以上八句诗人用寒秋日暮、荒江的寂寞、凄凉的景色,来映衬自己内心思乡念归的悲凄。情动于中而发于景,景见真情而感人。对仗优美,音韵和谐,节奏感强烈,读来十分流畅。这样的例子古诗里固然少见,在建安诗里也是极少的。它已经突破了汉诗古朴浑厚的风格,下开两晋南朝风气了。

“独夜”以下六句,由写景转入集中抒情,写诗人夜不能眠忧思难忍的情状。“独夜不能寐,摄衣起抚琴。”羁旅之客难以返归,愁思不绝,夜不能眠。由“不能寐”而“摄衣起抚琴”,暗示着一种烦忧的过程。接下两句,诗人以拟人手法赋物以人的情感,借以衬托、强化思归感伤之情。琴也通晓人的心情,为诗人的不幸而哀鸣。这“悲音”体现了诗人无处寄托又无从宣泄的哀愁。通过物之情表现人之情,这是传统诗歌中常用而又精巧的描写手法。最后两句悲愤低沉,哀怨不绝。寄居他乡永无尽头,沉重忧伤难以承担。这悲愤的结句同扣篇首诗句,哀怨之情直露,毫不掩饰愁思深重的离人形象,令人黯然神伤。

王粲久留荆州,不得舒展大志,此时此地,他忧多、愁多、愤懑多。这首诗抒发了他的沉痛之情,也是诗人政治理想不能实现、个人抱负无从施展的忧愤心情的流泻。诗中具有相当强烈的感情色彩的景物描写,增添了抒写思归之情的浓郁效果。

jīng mán fēi xiāng
wéi jiǔ zhì yín
fāng zhōu jiāng
chóu xīn
shān gāng yǒu yìng
yán ā zēng zhòng yīn
chí xué
fēi niǎo xiáng lín
liú qīng xiǎng
hóu yuán lín àn yín
xùn fēng shang mèi
bái zhān jīn
néng mèi
shè qín
tóng gǎn rén qíng
wéi bēi yīn
zhōng
yōu zhuàng nán rèn
东汉王粲王粲

西京乱无象,豺虎方遘患。


复弃中国去,委身适荆蛮。


亲戚对我悲,朋友相追攀。


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


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


顾闻...

展开阅读全文V

西京乱无象,豺虎方遘患。
西汉的都城长安城上空已是黑云乱翻,李傕、郭汜等人在这里制造事端。

复弃中国去,委身适荆蛮。
我忍痛告别了中原的乡土,把一身暂托给遥远的荆蛮。

亲戚对我悲,朋友相追攀。
送行时亲戚眼里噙着泪水,朋友们依依不舍攀着车辕。

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
走出门满目萧条一无所见,只有堆堆白骨遮蔽了郊原。

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
一个妇人面带饥色坐路边,轻轻把孩子放在细草中间。

顾闻号泣声,挥涕独不还。
婴儿哭声撕裂母亲的肝肺,饥妇人忍不住回头看,但终于洒泪独自走去。

未知身死处,何能两相完?
我自己还不知道死在何处,谁能叫我们母子双双保全?

驱马弃之去,不忍听此言。
不等她说完,我赶紧策马离去,不忍再听这伤心的语言。

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长安,
登上霸陵的高地继续向南,回过头我远望着西京长安。

悟彼下泉人,喟然伤心肝。
领悟了《下泉》诗作者思念贤明国君的心情,不由得伤心、叹息起来。

西京乱无象,豺虎方遘(gòu)患。
西京:指长安,西汉时的国都。东汉建都在洛阳,洛阳称为东都。董卓之乱后,汉献帝又被董卓由洛阳迁到了长安。无象:无章法,无体统。豺虎:指董卓的部将李傕郭汜等。遘患:给人民造成灾难。

复弃中国去,委身适荆蛮。
中国:中原地区。

亲戚对我悲,朋友相追攀。
委身:置身。荆蛮:即指荆州。古代中原地区的人称南方的民族曰蛮,荆州在南方,故曰荆蛮。荆州当时未遭战乱,逃难到那里去的人很多。荆州刺史刘表曾从王粲的祖父王畅受学,与王氏是世交,所以王粲去投奔他。追攀:追逐拉扯,表示依依不舍的样子。

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

出门:走出门。原:郊原。

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

饥:饥饿。抱:抱着。

顾闻号泣声,挥涕独不还。

泣:哭泣。挥:挥洒。

“未知身死处,何能两相完?”
完:保全。

驱马弃之去,不忍听此言。

弃:离开。忍:忍心。言:语言。

南登霸(bà)陵岸,回首望长安,
霸陵:汉文帝刘恒的陵墓,在今陕西省长安县东。岸:高坡、高冈。

悟彼下泉人,喟(kuì)然伤心肝。
下泉:《诗经·曹风》中的一个篇名,汉代经师们认为这是一首曹国人怀念明王贤伯的诗。流入地下的泉水。喟然:伤心的样子。

“七哀”,《文选》六臣注吕向注云:“七哀,谓痛而哀,义而哀,感而哀,怨而哀,耳目闻见而哀,口叹而哀,鼻酸而哀。”这是望文生义。元人李冶《敬斋古今黈》云:“人之七情有喜、怒、哀、乐、爱、恶、欲之殊,今而哀戚太甚,喜、怒、乐、爱、恶、欲皆无有,情之所系惟有一哀而已,故谓之七哀也。”亦颇牵强。《七哀》是乐府歌辞,今人余冠英说:“所以名为‘七’哀,也许有音乐上的关系,晋乐于《怨诗行》用这篇诗(指曹植《七哀》)为歌辞,就分为七解。”(《三曹诗选》)较有道理,可以参考。

“西京乱无象,豺虎方遘患。”西京,指长安。东汉都城洛阳,洛阳在东,长安在西,故称长安为西京。豺虎,指董卓部将李傕、郭汜等人。长安乱得不成样子,是因为李傕、郭汜等人正在作乱,他们大肆烧杀劫掠,百姓遭殃。这两句写社会的动乱。诗人正是在这种动乱之中离开长安的,这里交代了诗人离开长安的原因。

“复弃中国去,委身适荆蛮。”这里点出诗人离开长安以后的去向。“复”,值得注意,这说明诗人的迁徙不是第一次。公元190年(初平元年),董卓胁迫汉献帝迁都长安,驱使吏民八百万人入关,诗人被迫迁移到长安,此时为了避难,又要离开长安。这个“复”字不仅表现了眼前凄楚的情况,而且勾起了悲惨的往事,蕴涵着无限的感慨和哀伤。“中国”,中原地区。我国古代建都黄河两岸,因此称北方中原地区为中国。“荆蛮”,指荆州。荆州是古代楚国的地方,楚国本称为荆,周人称南方的民族为蛮,楚在南方,故称荆蛮。这两句是说,离开中原地区,到荆州去。这是因为当时荆州没有战乱,所以很多人到那里去避乱。王粲因为荆州刺史刘表,与自己是同乡,而且刘表曾就学于王粲的祖父王畅,两家有世交,所以去投靠他。

“亲戚对我悲,朋友相追攀。”写离别时的情景。这两句是互文,“悲”的不仅有“亲戚,还有“朋友”;“相追攀”的也不仅有“朋友”,还有“亲戚”。诗人描写送别时的表情和动作,固然是为了表现诗人和亲戚朋友的深厚感情,更重要的是制造一种悲惨的气氛,使人感到这是一场生离死别。

诗人离开了长安,离开了亲戚朋友,一路上见到的景象触目惊心:“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见到的是累累的白骨,遮蔽了无垠的平原。这是“豺虎”作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这场战乱造成的悲惨景象,曹操《蒿里行》写道:“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所咏是同样的情景,可以参阅。以上是“鸟瞰”,下面六句写的才是典型事例:“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顾闻号泣声,挥泪独不还:‘未知身死处,何能两相完?”这六句同样紧承“出门无所见”。诗人见到的不仅是“白骨蔽平原”,还有“饥妇人”弃子的事。妇人爱子,这是正常现象;妇人弃子,这是反常现象。这种反常现象的产生,是由于战乱。因此,诗人以惨绝人寰的事例深刻地揭露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沉重灾难。鲜明而生动,催人泪下。吴淇说:“‘出门’以下,正云‘乱无象’。兵乱之后,其可哀之事,写不胜写,但用‘无所见’三字括之,则城郭人民之萧条,却已写尽。复于中单举妇人弃子而言之者,盖人当乱离之际,一切皆轻,最难割者骨肉,而慈母于幼子尤甚,写其重者,他可知矣。”(《六朝选诗定论》卷六)张玉谷说:“‘出门’十句,叙在途饥荒之景,然胪陈不尽,独就妇人弃子一事,备极形容,而其他之各不相顾,塞路死亡,不言自显。作诗解此举重该轻之法,庶几用笔玲珑。”(《古诗赏析》卷九)都道出了这种写法的艺术特点。这种写法对杜甫是有影响的,所以何焯说:“‘路有饥妇人’六句,杜诗宗祖。”(《义门读书记》卷四十六)

妇人弃子的惨景,使诗人耳不忍闻,目不忍睹。所以他“驱马弃之去,不忍听此言”。这表现了诗人的哀伤和悲痛。诗人乘马继续向前行进。“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长安。”霸陵,是汉文帝刘恒的陵墓所在地,在今陕西长安县东。汉文帝是汉代的明君,史书上赞他“以德化民,是以海内殷富”(《汉书·文帝纪》),有所谓“文景之治”。诗人南登霸陵高处,回首眺望长安,自然会想起汉文帝及“文景之治”。如果有汉文帝这样的贤明君主在世,长安就会不如此混乱、残破,百姓不至于颠沛流离,自己也不至于流亡他乡。登霸陵,眺长安,诗人感慨万端。

“悟彼下泉人,喟然伤心肝。”连同上面两句,同为全篇的结尾。下泉,是《诗经·曹风》的篇名。《毛诗》序云:“下泉,思治也。曹人……思明王贤伯也。”“下泉人”,指《下泉》诗的作者。面对着汉文帝的陵墓,面对着动乱的社会现实,诗人才懂得《下泉》诗作者思念明王贤君的急切心情,因而从内心发出深深的哀叹。张玉谷说:“末日‘南登’‘回首’,兜应首段。‘伤心’‘下泉’,缴醒中段,收束完密,全篇振动。”(《古诗赏析》卷九)方东树也说:“‘南登霸陵岸’二句,思治,以下转换振起,沉痛悲凉,寄哀终古。”(《昭昧詹言》卷二)都指出了此诗结尾的艺术效果。

这首诗写得悲凉沉痛,真切动人,是建安诗歌中的名作。方东树评为“冠古独步”,不是没有道理的。

西 jīng luàn xiàng
chái fāng gòu huàn
zhōng guó
wěi shēn shì jīng mán
qīn duì bēi
péng yǒu xiàng zhuī pān
chū mén suǒ jiàn
bái píng yuán
yǒu rén
bào cǎo jiān
wén hào shēng
huī hái
wèi zhī shēn chù
néng liǎng xiàng wán
zhī
rěn tīng yán
nán dēng líng àn
huí shǒu wàng zhǎng ān
xià quán rén
kuì rán shāng xīn gān
魏晋王粲王粲
日暮游西园,冀写忧思情。
曲池扬素波,列树敷丹荣。
上有特栖鸟,怀春向我鸣。
褰衽欲从之,路险不得征。
徘徊不能去,伫立望尔形。
风飇扬尘起,白日忽已冥。
回...
展开阅读全文V
yóu 西 yuán
xiě yōu qíng
chí yáng
liè shù dān róng
shàng yǒu niǎo
huái 怀 chūn xiàng míng
qiān rèn cóng zhī
xiǎn zhēng
pái huái néng
zhù wàng ěr xíng
fēng biāo yáng chén
bái míng
huí shēn kōng fáng
tuō mèng tōng jīng chéng
rén tiān wéi
bìng
东汉王粲王粲

边城使心悲,昔吾亲更之。


冰雪截肌肤,风飘无止期。


百里不见人,草木谁当迟。


登城望亭燧,翩翩飞戍旗。


行者不顾反,出门与家辞。


子弟...

展开阅读全文V

边城使心悲,昔吾亲更之。
边城的荒凉使人悲伤,过去我就曾经到过这个地方。

冰雪截肌肤,风飘无止期。
冰雪像刀一样割裂皮肤,大风刮得就没有停止的时候。

百里不见人,草木谁当迟。
方圆百里不见人烟,草木茂盛却没有人来管理?

登城望亭燧,翩翩飞戍旗。
登上城楼遥望烽火台,只见满城飘动的都是猎猎招展的战旗。

行者不顾反,出门与家辞。
行军的人不准备再返回家园,出门时就已经与家人作了长别。

子弟多俘虏,哭泣无已时。
几个孩子都已经被敌方俘虏了,我们为此已经哭了好长时间。

天下尽乐土,何为久留兹。
天下可供安居乐业的地方很多,何苦一直在这个地方呆下去呢?

蓼虫不知辛,去来勿与谘。
这就像蓼草上的虫子长期吃辣一样,边城的人习惯了这种生活,不要再谈离开边城的事。

边城使心悲,昔吾亲更(gēng)之。
更:经历。

冰雪截肌肤,风飘无止期。
截:截取,引申为冻伤。

百里不见人,草木谁当迟。
当迟:胆敢迟缓。

登城望亭燧(suì),翩(piān)翩飞戍(shù)旗。
亭燧:古代筑在边境上的烽火亭,用作侦伺和举火报警。翩翩飞戍旗:戍边的旗子翩翩起飞。

行者不顾反,出门与家辞。
行者:逃难的人。反:同“返”,返回。

子弟多俘虏(lǔ),哭泣无已时。

天下尽乐土,何为久留兹(zī)。
乐土:安乐的地方。见《诗经·硕鼠》“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汝,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兹:此,这里。

蓼(liǎo)虫不知辛,去来勿与谘(zī)。
蓼虫:吃惯了蓼(一种有辣昧的草)的虫子已经不感到蓼是辣的了,比喻人为了所好就会不辞辛苦。蓼:水蓼,植物名,味辛辣。谘:同“咨”。征询,商议。

“边城使心悲,昔吾亲更之。”起句一开始诗人就为使人心悲的边城慨然长叹,充满了辛酸凄怆。诗篇开门见山点明题意,这在古诗和古乐府中是几乎看不到的。“悲”字是这首诗的诗眼,统摄全诗,也是此诗主意所在。接着,诗人申述了边地使人悲的情景。

首先写边地严寒、人稀、荒芜。“冰雪截肌肤,风飘无止期。”冰雪像刀子一样割着人的肌肤,大风从来没有停止过。这是冰、雪、风肆虐逞威之地,不寒而栗。“百里不见人,草木谁当迟?”这设问,十分沉痛,答案不言自喻。

其次写战争给边地人民带来的痛苦。登城远望烽火台,只见边防驻军的战旗在朔风中纷纷飘扬、摇曳、戒备森严,气氛紧张。出征之人,一去不再回头,不思返归。留下的人,多被敌军俘虏,没完没了地哭泣。可见边地人民遭受敌军蹂躏之惨,苦难之深。从征者一去不返,留下的多被俘虏,这是造成“百里不见人”的主要原因。恶劣的自然环境,不停的残酷战争,使边地人民痛苦不堪。

最后四句写诗人的愤激之情和怅然感叹。“天下尽乐土,何为久留兹?”这一反诘句流露了诗人强烈的哀怨情绪,表现了诗人对边地人民疾苦的同情和关切。“蓼虫不知辛,去来忽与谘。”蓼虫喜欢吃苦辣的东西,因此说“不知辛”。这两句是说,那些像蓼虫一样长期吃苦而不知什么叫做苦的人,你和他商谈迁徙的事是没有用的。言外之意,战争使人民习惯了,麻木了。这里凝聚了诗人无限的辛酸和悲哀,也流露了诗人对此无能为力的惆怅哀叹的情绪。

这是一首反映边地战争的写实诗。诗人继承了《诗经》与《楚辞》现实主义的优良传统,深刻地反映了东汉末年边地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的社会现实。

biān chéng shǐ 使 xīn bēi
qīn gèng zhī
bīng xuě jié
fēng piāo zhǐ
bǎi jiàn rén
cǎo shuí dāng chí
dēng chéng wàng tíng suì
piān piān fēi shù
háng zhě fǎn
chū mén jiā
duō
shí
tiān xià jìn
wéi jiǔ liú
liǎo chóng zhī xīn
lái
更多关于王粲的古诗>>
天降丧乱,靡国不夷。 我暨我友,自彼京师。 宗守荡失,越用遁违。 迁于荆楚,在漳之湄。 在漳之湄,亦克晏处。 和通箎埙,比德车辅。 既度礼义,卒获笑语。 庶兹永日,无諐厥绪。 虽曰无諐,时不我已。 同心离事,乃有逝止。 横此大江,淹彼南汜。 我思弗及,载坐载起。 惟彼南汜,君子居之。 悠悠我心,薄言慕之。 人亦有言,靡日不思。 矧伊嬿婉,胡不凄而。 晨风夕逝,托与之期。 瞻仰王室,慨其永慨。 良人在外,谁佐天官。 四国方阻,俾尔归藩。 尔之归蕃,作式下国。 无曰蛮裔,不虔汝德。 慎尔所主,率由嘉则。 龙虽勿用,志亦靡忒。 悠悠澹澧,郁彼唐林。 虽则同域,邈尔迥深。 白驹远志,古人所箴。 允矣君子,不遐厥心。 既往既来,无密尔音。
热门搜索:磁力bt链接下载器影音先锋明星婚纱照男明星头像图片大全高效的磁力磁力天堂迅雷5老版安卓下载ios版手机迅雷2020手机迅雷5.9永不升级版中国男演员前100名
櫻花の島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