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昭君二首

作者:李白      朝代:
王昭君二首原文

其一


汉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


一上玉关道,天涯去不归。


汉月还从东海出,明妃西嫁无来日。


燕支长寒雪作花,蛾眉憔悴没胡沙。


生乏黄金枉图画,死留青冢使人嗟。


其二


昭君拂玉鞍,上马啼红颊。


今日汉宫人,明朝胡地妾。

王昭君二首拼音解读
hàn jiā qín yuè
liú yǐng zhào míng fēi
shàng guān dào
tiān guī
hàn yuè hái cóng dōng hǎi chū
míng fēi 西 jià lái
yàn zhī zhǎng hán xuě zuò huā
é méi qiáo cuì méi shā
shēng huáng jīn wǎng huà
liú qīng zhǒng shǐ 使 rén jiē
èr
zhāo jūn ān
shàng hóng jiá
jīn hàn gōng rén
míng cháo qiè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其一
第一首

汉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
汉家秦地上空的明月,飘光流影照耀着明妃王昭君。

一上玉关道,天涯去不归。
一日出嫁,登上玉关道,天涯一去不复归。

汉月还从东海出,明妃西嫁无来日。
汉月还可以从东海升起,明妃西嫁,没有回归之日。

燕支长寒雪作花,蛾眉憔悴没胡沙。
燕支山天地冻寒,好将雪花当作鲜花,蛾眉憔悴埋没胡沙之中。

生乏黄金枉图画,死留青冢使人嗟。
就因为生前没有黄金,以至被画工画成为丑八怪,只有死后埋葬沙漠的青冢,使人悲叹。

其二
第二首

昭君拂玉鞍,上马啼红颊。
王昭君拍拂着玉鞍,上马后啼哭污染面颊红装。

今日汉宫人,明朝胡地妾。
今日汉朝宫人,明天就成为胡人的妻妾。

汉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
秦地:指原秦国所辖的地域。此处指长安。明妃:汉元帝宫人王嫱,字昭君,晋代避司马昭(文帝)讳,改称明君,后人又称之为明妃。

一上玉关道,天涯去不归。
玉关:即玉门关。

汉月还从东海出,明妃西嫁无来日。

燕支长寒雪作花,蛾(é)眉憔悴没胡沙。
燕支:指燕支山,汉初以前曾为匈奴所据。山上生长一种燕支草,匈奴女子用来化妆,故名。蛾眉:细长而弯的眉毛,多指美女。胡沙:西方和北方的沙漠或风沙。

生乏黄金枉图画,死妃青冢(zhǒng)使人嗟(jiē)。
枉图画:昭君曾作为掖庭待诏,被选入汉元帝的后宫。当时其他宫女为了早日博得恩宠,都用黄金贿赂宫廷画师毛延寿,希望把自己画美,被皇上选中。独有王昭君自恃貌美,不愿行贿,所以毛延寿便在她的画像上点上丧夫落泪痣。昭君便被贬入冷宫3年,无缘面君。青冢:即昭君墓。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南。据说入秋以后塞外草色枯黄,惟王昭君墓上草色青葱一片,所以叫“青冢”。

昭君拂玉鞍(ān),上马啼红颊。

今日汉宫人,明朝胡地妾。

汉朝宫女王昭君远嫁匈奴单于呼韩邪的故事,因为故事精彩、寓意丰富,自汉代以来就在民间广泛流传,不仅赢得了老百姓的喜爱,也成为历朝历代文人墨客经久不衰的一个创作题材。千百年来,产生了许多动人的民间传说,而且以王昭君故事为题材创作的诗歌、小说、戏剧也多得数不清。唐朝大诗人李白的《王昭君二首》,就是这方面有代表性的作品。

公元752、753年(唐天宝十一、二年)间,李白继幽州之行又有一次漠北之行,他离开幽州南下魏郡又沿太行北上,入河东道,至云中郡,而后北行至单于都护府凭吊昭君墓,写下《王昭君二首》。因为对于昭君出塞,李白满怀惋惜之情,所以诗歌通篇都弥漫着一种伤怀、伤感的气氛。

第一首诗一开头就用一个“月”字,来烘托昭君远嫁匈奴的伤感主题:中原汉家的月亮,那光华跟随着远嫁匈奴的昭君。然而她一踏上通往玉门关的路,就如同去了天涯,永不回归。“月”在这里既代表家乡的月亮,也代表故乡、故国。然而一个小小的玉门关,竟会把这一切无情阻隔。回望家乡那轮圆月,就要在眼前永久消失,这种生离死别的感觉,不能不让人平添几分惆怅。

接着诗人又以“月”字发出忧伤的慨叹:汉家的月亮到了明天又会从东海升起,但昭君西嫁,却是一去不返。这种别离,让诗人既感到无奈,又感到无望,所以更加重了忧伤的思绪。诗人又提到了燕支山,在诗人看来,匈奴那里的燕支山,终年酷寒,不生草木,只有落雪作花,所以诗人想象,昭君嫁到匈奴,就连曾经倾国倾城的美貌,也憔悴衰老,埋没在黄沙滚滚的塞外。而造成这一切的罪魁,却是汉代后宫的画师,昭君她生前没有黄金送给后宫的画师,死后也只留下一座青冢,令后人凭吊,扼腕叹息。

关于“枉图画”,有一个传说,昭君曾作为掖庭待诏,被选入汉元帝的后宫。当时其他宫女为了早日博得恩宠,都用黄金贿赂宫廷画师毛延寿,希望把自己画美,被皇上选中。独有王昭君自恃貌美,不愿行贿,所以毛延寿便在她的画像上点上丧夫落泪痣。昭君便被贬入冷宫三年,无缘面君。把昭君所谓的“悲剧”和宫廷画师相联系,尽管有些牵强,却更能加深悲伤的主题。

第二首诗写昭君拂净了马鞍,流着眼泪上马向西而去。。“今日”还是汉朝的宫里人,“明朝”就是匈奴单于的妻妾了。按照丁启阵先生的说法,当诗人到写第二首时,似乎情无以堪,只能勉强完成一首五言绝句,不同于第一首的五联十句。

昭君出塞的故事,历来都被人写作多种主题。李白的这两首诗尽管走的是悲悯伤情路线,读来仍然让人伤怀、感动。

背诵
乐府写人

相关翻译

写翻译

相关赏析

写赏析

王昭君二首赏析

汉朝宫女王昭君远嫁匈奴单于呼韩邪的故事,因为故事精彩、寓意丰富,自汉代以来就在民间广泛流传,不仅赢得了老百姓的喜爱,也成为历朝历代文人墨客经久不衰的一个创作题材。千百年来,产生了许多动人的民间传说,而且以王昭君故事为题材创作的诗歌、小说、戏剧也多得数不清。唐朝大诗人李白的《王昭君二首》,就是这方面有代表性的作品。

公元752、753年(唐天宝十一、二年)间,李白继幽州之行又有一次漠北之行,他离开幽州南下魏郡又沿太行北上,入河东道,至云中郡,而后北行至单于都护府凭吊昭君墓,写下《王昭君二首》。因为对于昭君出塞,李白满怀惋惜之情,所以诗歌通篇都弥漫着一种伤怀、伤感的气氛。

第一首诗一开头就用一个“月”字,来烘托昭君远嫁匈奴的伤感主题:中原汉家的月亮,那光华跟随着远嫁匈奴的昭君。然而她一踏上通往玉门关的路,就如同去了天涯,永不回归。“月”在这里既代表家乡的月亮,也代表故乡、故国。然而一个小小的玉门关,竟会把这一切无情阻隔。回望家乡那轮圆月,就要在眼前永久消失,这种生离死别的感觉,不能不让人平添几分惆怅。

接着诗人又以“月”字发出忧伤的慨叹:汉家的月亮到了明天又会从东海升起,但昭君西嫁,却是一去不返。这种别离,让诗人既感到无奈,又感到无望,所以更加重了忧伤的思绪。诗人又提到了燕支山,在诗人看来,匈奴那里的燕支山,终年酷寒,不生草木,只有落雪作花,所以诗人想象,昭君嫁到匈奴,就连曾经倾国倾城的美貌,也憔悴衰老,埋没在黄沙滚滚的塞外。而造成这一切的罪魁,却是汉代后宫的画师,昭君她生前没有黄金送给后宫的画师,死后也只留下一座青冢,令后人凭吊,扼腕叹息。

关于“枉图画”,有一个传说,昭君曾作为掖庭待诏,被选入汉元帝的后宫。当时其他宫女为了早日博得恩宠,都用黄金贿赂宫廷画师毛延寿,希望把自己画美,被皇上选中。独有王昭君自恃貌美,不愿行贿,所以毛延寿便在她的画像上点上丧夫落泪痣。昭君便被贬入冷宫三年,无缘面君。把昭君所谓的“悲剧”和宫廷画师相联系,尽管有些牵强,却更能加深悲伤的主题。

第二首诗写昭君拂净了马鞍,流着眼泪上马向西而去。。“今日”还是汉朝的宫里人,“明朝”就是匈奴单于的妻妾了。按照丁启阵先生的说法,当诗人到写第二首时,似乎情无以堪,只能勉强完成一首五言绝句,不同于第一首的五联十句。

昭君出塞的故事,历来都被人写作多种主题。李白的这两首诗尽管走的是悲悯伤情路线,读来仍然让人伤怀、感动。

展开

汉朝宫女王昭君远嫁匈奴单于呼韩邪的故事,因为故事精彩、寓意丰富,自汉代以来就在民间广泛流传,不仅赢得了老百姓的喜爱,也成为历朝历代文人墨客经久不衰的一个创作题材。千百年来,产生了许多动人的民间传说,而且以王昭君故事为题材创作的诗歌、小说、戏剧也多得数不清。唐朝大诗人李白的《王昭君二首》,就是这方面有代表性的作品。

第一首诗开头就用一个“月”字,来烘托昭君远嫁匈奴的伤感主题:中原汉家的月亮,那光华跟随着远嫁匈奴的昭君。然而她一踏上通往玉门关的路,就如同去了天涯,永不回归。“月”在这里既代表家乡的月亮,也代表故乡、故国。然而一个小小的玉门关,竟会把这一切无情阻隔。回望家乡那轮圆月,就要在眼前永久消失,这种生离死别的感觉,不能不让人平添几分惆怅。接着诗人又以“月”字发出忧伤的慨叹:汉家的月亮到了明天又会从东海升起,但昭君西嫁,却是一去不返。这种别离,让诗人既感到无奈,又感到无望,所以更加重了忧伤的思绪。诗人又提到了燕支山,在诗人看来,匈奴那里的燕支山,终年酷寒,不生草木,只有落雪作花,所以诗人想象,昭君嫁到匈奴,就连曾经倾国倾城的美貌,也憔悴衰老,埋没在黄沙滚滚的塞外。而造成这一切的罪魁,却是汉代后宫的画师,昭君她生前没有黄金送给后宫的画师,死后也只留下一座青冢,令后人凭吊,扼腕叹息。关于“枉图画”,有一个传说,昭君曾作为掖庭待诏,被选入汉元帝的后宫。当时其他宫女为了早日博得恩宠,都用黄金贿赂宫廷画师毛延寿,希望把自己画美,被皇上选中。独有王昭君自恃貌美,不愿行贿,所以毛延寿便在她的画像上点上丧夫落泪痣。昭君便被贬入冷宫三年,无缘面君。把昭君所谓的“悲剧”和宫廷画师相联系,尽管有些牵强,却更能加深悲伤的主题。

第二首诗写昭君拂净了马鞍,流着眼泪上马向西而去。“今日”还是汉朝的宫里人,“明朝”就是匈奴单于的妻妾了。按照丁启阵先生的说法,当诗人到写第二首时,似乎情无以堪,只能勉强完成一首五言绝句,不同于第一首的五联十句。

昭君出塞的故事,历来都被人写作多种主题。李白的这两首诗尽管走的是悲悯伤情路线,读来仍然让人伤怀、感动。

折叠

创作背景

公元752、753年(唐天宝十一、二年)间,李白继幽州之行又有一次漠北之行,他离开幽州南下魏郡又沿太行北上,入河东道,至云中郡,而后北行至单于都护府凭吊昭君墓,写下《王昭君二首》。因为对于昭君出塞,李白满怀惋惜之情,所以诗歌通篇都弥漫着一种伤怀、伤感的气氛。

作者介绍

李白 李白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诗风雄奇豪放,想像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间文艺和神话传说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详情

王昭君二首原文,王昭君二首翻译,王昭君二首赏析,王昭君二首阅读答案,出自李白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swen.cn/poetry/215.html

诗词类别

李白的诗词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

热门搜索:大红包下载链接迅雷下载的视频怎么保存到手机妖夜慌踪迅雷下载女明星人气榜排名投票明星商演价格表明星头像女男明星大全名字
櫻花の島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