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颂·敬之

作者:佚名      朝代:先秦
周颂·敬之原文

敬之敬之,天维显思,命不易哉。无曰高高在上,陟降厥士,日监在兹。维予小子,不聪敬止。日就月将,学有缉熙于光明。佛时仔肩,示我显德行。

周颂·敬之拼音解读
jìng zhī jìng zhī
tiān wéi xiǎn
mìng zāi
yuē gāo gāo zài shàng
zhì jiàng jué shì
jiān zài
wéi xiǎo
cōng jìng zhǐ
jiù yuè jiāng
xué yǒu guāng míng
shí zǎi jiān
shì xiǎn háng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敬之敬之,天维显思,命不易哉。无曰高高在上,陟降厥士,日监在兹。维予小子,不聪敬止。日就月将,学有缉熙于光明。佛时仔肩,示我显德行。
警戒警戒要记牢,苍天在上理昭昭,天命不改有常道。休说苍天高在上,佞人贤士下上朝,时刻监视明秋毫。我虽年幼初登基,聪明戒心尚缺少。日有所成月月进,日积月累得深造。任重道远我所乐,光明美德作先导。

参考资料:
1、王秀梅译注.诗经(下):雅颂.北京:中华书局,2015:773-774
2、姜亮夫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684-685

敬之敬之,天维显思,命不易哉(zāi)。无曰高高在上,陟(zhì)降厥(jué)士,日监在兹。维予小子,不聪敬止。日就月将,学有缉(jī)熙于光明。佛(bì)时仔肩,示我显德行。
敬:通“儆”,警戒。之:语气词。维:是。显:明察,明白。思:语气助词。命:天命。易:变更。陟降:升降。厥:其。士:庶士,指群臣。一说士,通“事”。日:每天。监:察,监视。兹:此,指人间。小子:年轻人,周成王自称。聪:聪明,此处意为听从。日就月将:日有所得,月有所进。就,成就。将,进。缉熙:积累光亮,喻掌握知识渐广渐深。当谓渐积广大以至于光明。佛:通“弼”,辅助。一说指大。时:通“是”,这。仔肩:责任。

参考资料:
1、王秀梅译注.诗经(下):雅颂.北京:中华书局,2015:773-774
2、姜亮夫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684-685

《毛诗序》说《周颂·敬之》是“群臣进戒嗣王”之作,不仅与诗中“维予小子”的成王自称不合,也与全诗文意相悖。无论从字面还是从诗意看,《周颂·敬之》的主动者都不是群臣,而是嗣王(即周成王)。诗序之所以说“群臣进戒嗣王”,或许是出于成王在周公辅佐下平定叛乱、克绍基业而又有所巩固发展的考虑,其善意用心无可厚非,却并不合乎实情。

此时的成王,已逐步走向成熟,他在《周颂·敬之》中要表达的有两层意思:对群臣的告戒和严格的自律。

首六句为第一层。成王利用天命告戒群臣,由于他的天子身份,因而很自然地具有居高临下的威势。“天维显”、“命不易”,形式上为纯客观的叙述,目的则在于强调周王室是顺承天命的正统,群臣必须牢记这点并对之拥戴服从。对群臣的告戒在“无曰”以下三句中表达得更为明显,其中“陟降”只能是由周王室施加于群臣的举措,而“日监在兹”与其说是苍天的明察秋毫,不如说是强调周王室对群臣不轨行为的了如指掌,其震慑的意旨不言而喻。

后六句为第二层。年幼的成王,面对年龄较长的群臣,往往采取一种谦恭的姿态,这里表达严于律己的意愿更是如此。成王自称“小子”,承认自己还很缺乏能力、经验,表示要好好学习,日积月累,以达到政治上的成熟,负起承继大业的重任。但是,群臣却不能因此而对成王这位年幼的君主轻略忽视,甚至可以玩之于股掌,成王并没有放弃对群臣“陟降”(此处偏重于“降”)的权力,也没有丝毫减弱国家机器“日监在兹”功能的打算,更重要的是,成王的律己,是在以坚强的决心加速自己的成熟即政治上的老练,进而加强对群臣的控制。年幼而不谙朝政的成王,群臣对之或许有私心可逞(但还会存有对摄政周公的顾忌);而逐渐成熟的成王,决心掌握治国本领而努力学习的成王,群臣对之便只能恭顺和服从,并随时存有伴君如伴虎的恐惧。诗中的律己也就产生了精心设计的震慑。

《周颂·闵予小子》《周颂·访落》《周颂·敬之》《周颂·小毖》这一组诗,诗中由“闵予小子”、“维予小子”、“维予小子”到“予”述及的成王自称,可以体现成王执政的阶段性,也可看出成王政治上的成长和执政信心的逐步确立。

参考资料:
1、姜亮夫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684-685
背诵
诗经

相关翻译

写翻译

周颂·敬之译文及注释

一警戒警戒要记牢,苍天在上理昭昭,天命不改有常道。休说苍天高在上,佞人贤士,下野上朝,时时刻刻,明察秋毫。我虽年幼初登基,聪明戒心尚缺少。日久月长勤学习,日积月累得深造。任重道…展开

译文一警戒警戒要记牢,苍天在上理昭昭,天命不改有常道。休说苍天高在上,佞人贤士,下野上朝,时时刻刻,明察秋毫。我虽年幼初登基,聪明戒心尚缺少。日久月长勤学习,日积月累得深造。任重道远我所乐,光明美德作先导。

译文二小心谨慎莫忘记,上天监察最明显。保持天命真困难,莫说高高在上面。事物由它定升降,每日监视这下边。想我这个年轻人,敢不听从不恭敬?日有成就月有进,学问积渐向光明,群臣辅我担大任,示我治国好德行。

注释⑴敬:通“儆”,警戒。⑵显:明白。思:语气助词。⑶命:天命。易:变更。此句谓天命不是一成不变的。⑷陟降:升降。《尔雅》:“陟,升也。” 士:庶士,指群臣。一说士,通“事”。⑸日:每天。监:察,监视。兹:此,下土。⑹小子:年轻人,周成王自称⑺不、止:皆为语词。聪:听。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谓听而警戒也。承上‘敬之敬之’而言。”⑻就:久。将:长。⑼缉熙:积累光亮,喻掌握知识渐广渐深。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说文》:‘缉,绩也。’绩之言积。缉熙,当谓渐积广大以至于光明。”⑽佛(bì):通“弼”,辅助。一说指大。时:通“是”,这。仔肩:责任。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尔雅》:‘肩,克也。’《说文》:‘仔,克也。’二字同义。克,胜也,胜亦任也。”郑笺:“仔肩,任也。”⑾显:美好。

折叠

相关赏析

写赏析

周颂·敬之鉴赏

《毛诗序》、《诗集传》都把《闵予小子》、《访落》、《敬之》、《小毖》看成组诗。小序认为依次表达“嗣王朝于庙”、“嗣王谋于庙”、“群臣进戒嗣王”、“嗣王求助”,似乎是按预定写作计划一…展开

《毛诗序》说《周颂·敬之》是“群臣进戒嗣王”之作,不仅与诗中“维予小子”的成王自称不合,也与全诗文意相悖。无论从字面还是从诗意看,《周颂·敬之》的主动者都不是群臣,而是嗣王即成王。诗序之所以说“群臣进戒嗣王”,或许是出于成王在周公辅佐下平定叛乱、克绍基业而又有所巩固发展的考虑,其善意用心无可厚非,却并不合乎实情。

他在《周颂·敬之》中要表达的有两层意思:对群臣的告戒和严格的自律。

首六句为第一层。成王利用天命告戒群臣,由于他的天子身份,因而很自然地具有居高临下的威势。“天维显”“命不易”,形式上为纯客观的叙述,目的则在于强调周王室是顺承天命的正统,群臣必须牢记这点并对之拥戴服从。对群臣的告戒在“无曰”以下三句中表达得更为明显,其中“陟降”只能是由周王室施加于群臣的举措,而“日监在兹”与其说是苍天的明察秋毫,不如说是强调周王室对群臣不轨行为的了如指掌,其震慑的意旨不言而喻。

后六句为第二层。年幼的成王,面对年龄较长的群臣,往往采取一种谦恭的姿态,这里表达严于律己的意愿更是如此。成王自称“小子”,承认自己还很缺乏能力、经验,表示要好好学习,日积月累,以达到政治上的成熟,负起承继大业的重任。但是,群臣却不能因此而对成王这位年幼的君主轻略忽视,甚至可以玩之于股掌,成王并没有放弃对群臣“陟降”(此处偏重于“降”)的权力,也没有丝毫减弱国家机器“日监在兹”功能的打算,更重要的是,成王的律己,是在以坚强的决心加速自己的成熟即政治上的老练,进而加强对群臣的控制。年幼而不谙朝政的成王,群臣对之或许有私心可逞(但还会存有对摄政周公的顾忌);而逐渐成熟的成王,决心掌握治国本领而努力学习的成王,群臣对之便只能恭顺和服从,并随时存有伴君如伴虎的恐惧。诗中的律己也就产生了精心设计的震慑。

本篇是周成王表达敬天思想自谦勇任的一首诗歌。

  

折叠

创作背景

《毛诗序》《诗集传》都把《周颂·闵予小子》《周颂·访落》《周颂·敬之》《周颂·小毖》看成组诗。《毛诗序》认为依次表达“嗣王朝于庙”“嗣王谋于庙”“群臣进戒嗣王”“嗣王求助”,似乎是按预定写作计划一气呵成;《诗集传》则认为“此(《闵予小子》)成王除丧朝庙所作,疑后世遂以为嗣王朝庙之乐。后三篇放此”;均说此四篇完成于一时。这四篇确为内容乃至人物都相关的一组诗,但并非作于一时:前两篇当作于武王去世、成王即位之初;《周颂·小毖》作于周公归政之后;《周颂·敬之》则应作于二者之间的某一个时期,此时成王已有了在周公辅佐下执政的一段经历,正处于自冲动走向成熟的过渡时期。

作者介绍

佚名 佚名详情

周颂·敬之原文,周颂·敬之翻译,周颂·敬之赏析,周颂·敬之阅读答案,出自佚名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swen.cn/poetry/6841.html

诗词类别

佚名的诗词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

热门搜索:迅雷ios版下载beta官网迅雷testflight版下载明星大侦探第四季100个明星姓名迅雷影视大全迅雷下载种子搜索引擎
櫻花の島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