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洛阳名园记后简析

洛阳处天下之中,挟崤渑之阻,当秦陇之襟喉,而赵魏之走集,盖四方必争之地也。天下当无事则已,有事,则洛阳先受兵。予故尝曰:“洛阳之盛衰,天下治乱之候也。”

方唐贞观、开元之间,公卿贵戚开馆列第于东都者,号千有余邸。及其乱离,继以五季之酷,其池塘竹树,兵车蹂践,废而为丘墟。高亭大榭,烟火焚燎,化而为灰烬,与唐共灭而俱亡,无馀处矣。予故尝曰:“园圃之废兴,洛阳盛衰之候也。”

且天下之治乱,候于洛阳之盛衰而知;洛阳之盛衰,候于园圃之废兴而得。则《名园记》之作,予岂徒然哉?

呜呼!公卿大夫方进于朝,放乎一己之私以自为,而忘天下之治忽,欲退享此乐,得乎?唐之末路是已!

这篇散文为《洛阳名园记》跋记。但它与其说是阐述写作旨意的后记,毋宁说饱含忧患意识的政论文。本是游观之属的园池亭榭,在作者看来却关系至大,其兴废系乎都市的盛衰、国运的治乱,并用前代惨痛事实告诫沉湎于享乐的“公卿大夫”。因小及大,目光如炬,对于目前殆危国势有着清醒的认识和深深的担忧。二十多年后,北宋覆灭,洛阳陷落,繁丽的花园也随之灰飞烟灭。作者的忧虑不幸而成现实,他的告诫最终于国事无补。难怪南宋不少人读此文,为之流涕不已。

从洛阳建筑的盛衰釆窥测国家的兴亡,并非肇始于此文。北朝杨街之的《洛阳伽蓝记》,早已借寺庙的兴废寄托对故朝崩溃的哀悼。但杨氏是于乱后残毁的洛阳追记前盛,李氏则于盛时的洛阳预测后事,两者异曲同工,都赋予洛阳象征国运盛衰的这一特殊的历史内涵。

文章立论的角度是因小及大,而结构却是由大及小。先论洛阳与国家之间的兴衰关系,进而论及园圃与洛阳之间的兴衰关系,然后揭出写作目的和对公卿大夫的告诫。逐层推理,逻辑严密,兼用大段的排比、复叠,文势畅达。语言也省净利落,结尾戛然而上,健拔有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名句

热门搜索:迅雷电影下载手机迅雷下载安卓版我睡过的横店女演员笔记明星养成系统演员名单大全迅雷苹果版下载链接明星造梦关晓彤迅雷极速版app下载
櫻花の島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