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武赏析

苏武在匈奴,十年持汉节。

白雁上林飞,空传一书札。

牧羊边地苦,落日归心绝。

渴饮月窟冰,饥餐天上雪。

东还沙塞远,北怆河梁别。

泣把李陵衣,相看泪成血。

李白这首诗歌描述了苏武被困匈奴,“身在匈奴,心在汉”,艰难生活,十九载后终于又回到大汉朝的感人故事。这是真实的历史事件。《苏武》体现了一个爱国者被囚在异国的悲怆生活。

前两句“苏武在匈奴,十年持汉节”说的是苏武被汉武帝派遣出使匈奴,却被扣留了下来。为了使苏武变节,匈奴人使用的很多办法,威逼利诱,苏武不屈服不动摇,手持汉节。最后,苏武被发配到今天的贝加尔湖一带牧羊。“十年”是个概数,真实的历史是苏武被扣留在匈奴十九年。一个“持”字把苏武坚持、坚定的爱国意志表现的很浩气,很凛然。

第三、四两句“白雁上林飞,空传一书札”中的“上林”是指“上林苑”,是一个皇家围场。这里面是说一个故事:一天皇帝射下一只南飞的白雁,大雁的脚上绑着一封帛书,却是苏武思念大汉的书札。这是很有名的故事。后来常说“鸿雁传书”便从此来,不过把思念的内涵扩大了些,也改变了些,更多是指男女间“相思”的思念了,如李清照的“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对于这两句,我们应该把想象放开,要联想到了苏武含泪书思念,绑书于雁的情景,可不是一张帛书,而是千万张;绑的不是一只大雁,而是千万只。把思念寄托与大雁是多么渺茫啊,然而苏武做了,今天看来多少有些荒唐的行为完全是情感至深至纯至烈的率真体现。由此,我们对于“鸿雁传书”有了更细微的体验,那就是思念之深和寄达之渺茫。联想对于诗歌赏析是必要的,这种联想也是合理的。

第五、六句“牧羊边地苦,落日归心绝”中的“落日归心绝”得李白风骨,归期茫然无望,心中常“苦”“绝”,“苦”既是“渴饮月窟水,肌餐天上雪”之苦,也是思念之苦,归期无望之苦。“绝”是“苦”的深化,落日残照,西风吹寒,“归心绝”与此等景浑融一体,情景交融。难得的是苏武在“绝”中的坚持,他“鸿雁传书”恐怕自己也知道其中的荒唐,说白了,他的“持汉节”和“鸿雁传书”更多的不是因为有“归”的希望而做,因为“归心绝”,他自己都不抱太多“归”的希望了,更多是出于内心拳拳的爱国的民族气节的情怀,就是这样的情怀在驱使他坚持。

第七、八句“渴饮月窟水,肌餐天上雪”叙边地牧羊之苦艰。

第九、十两句“东还沙塞远,北怆河梁别。泣把李陵衣,相看泪成血”写苏武和李陵话别的情景。关于这四句里面的情形请参看这样的诗:“携手上河梁,游子暮何之。徘徊蹊路侧,悢悢不得辞。行人难久留,各言长相思。在匈奴,苏武和李陵结下了深厚个人感情,尽管一个坚持,一个投了降,但两人对大汉的情怀其实是一样的,李陵又何尝不怀念大汉呢?东归的路还很长很远,一路有风沙,一路有萧凉。上河梁悲怆话别吧,那儿高,让我目送你(李陵送苏武)归去吧,我也要眺望遥远的故国家乡。

最后两句“泣把李陵衣,相看泪成血”,泪水打湿了青衫,两人彼此相望,没有语言,因为语言是无力的,其中的情感只有我们两人懂,心里血泪滚滚,是故国情怀,也是一别再无期了。苏武和李陵的深厚友谊的基础是两人同样的故国情怀,这点读者万万不可不懂!

作者把故国情怀与离别之情融为一体,苏武与李陵融为一体,融合的基础看似友情,实则是同样的故国情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名句

热门搜索:怎么下载迅雷老版本下载8号房间迅雷下载9420在线影院中国公认最美的女明星迅雷下载软件官网全集网电影迅雷下载美国大片免费电影全部下载最佳磁力吧ciliba
櫻花の島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