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其五)

作者:刘禹锡      朝代:
浪淘沙(其五)原文

濯锦江边两岸花,春风吹浪正淘沙。


女郎剪下鸳鸯锦,将向中流匹晚霞。

浪淘沙(其五)拼音解读
zhuó jǐn jiāng biān liǎng àn huā
chūn fēng chuī làng zhèng táo shā
láng jiǎn xià yuān yāng jǐn
jiāng xiàng zhōng liú wǎn xiá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濯锦江边两岸花,春风吹浪正淘沙。
濯锦江边两岸开满了鲜花,春风吹拂着水面,波浪正冲刷着沙砾。

女郎剪下鸳鸯锦,将向中流匹晚霞。
女郎剪下一段鸳鸯锦,投向濯锦江中流与晚霞相比美。

参考资料:
1、梁守中.刘禹锡诗文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0:48-52

濯(zhuó)锦江边两岸花,春风吹浪正淘沙。
濯锦江:又名浣花溪,在今四川省成都市西,古代因洗涤锦缎而得名。吹浪:吹拂着水面。淘沙:冲刷着砂砾。匹晚霞:与晚霞相比美。

女郎剪下鸳(yuān)鸯(yāng)锦,将向中流匹晚霞(xiá)。

参考资料:
1、梁守中.刘禹锡诗文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0:48-52
背诵
抒情

相关翻译

写翻译

浪淘沙(其五)翻译

濯锦江边两岸开满了鲜花,春风吹拂着水面,波浪正冲刷着沙砾。 女郎剪下一段鸳鸯锦,投向濯锦江中流与晚霞相比美。…展开

翻译:

濯锦江边两岸开满了鲜花,春风吹拂着水面,波浪正冲刷着沙砾。 

女郎剪下一段鸳鸯锦,投向濯锦江中流与晚霞相比美。

折叠

相关赏析

写赏析

浪淘沙(其五)

展开

这首诗描绘了濯锦女郎以鸳鸯锦与晚霞相比美的动人场面,表现了女郎对自己劳动成果的珍爱、欣赏和无限喜悦的心情。

“濯锦江边两岸花,春风吹浪正淘沙。”诗先为女郎濯锦布置背景,渲染气氛。锦江两岸,鲜花盛开,“小白长红”,“艳如越女之腮”。水上,春风吹浪,波光闪闪,时已傍晚,夕阳返照,半江瑟瑟,半江铺红。就在这红霞映水、江花迷眼的时刻和环境里,一群女郎出现了后,后两句“女郎剪下鸳鸯锦,将向中流定晚霞。”她们剪下绣有鸳鸯的锦缎,铺向水中,精心濯洗。晚霞放光,锦缎流彩。晚霞映照着锦缎,锦缎系住了晚霞,简直分不清哪是锦缎,哪是晚霞的倒影。诗人以晚霞作陪衬,突出了鸳鸯锦的美丽,也突现了濯锦女郎心灵手巧,天真活泼。

这首诗以特写的镜头,把女郎濯锦小景摄入画面。画中“花”“浪”“锦”“霞”“春风”“女郎”和谐一致,相得益彰。

折叠

创作背景

唐朝自安史之乱后,气势顿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才人被外放,愤激之际,怨刺之作应运而生。刘禹锡从京官调到地方官之后亦有流芳之作,如《浪淘沙九首》。此组诗当为刘禹锡后期之作,且非创于一时一地。据诗中所涉黄河、洛水、汴水、清淮、鹦鹉洲、濯锦江等,或为辗转于夔州、和州、洛阳等地之作,后编为一组。有学者认为这组诗作于夔州后期,即长庆二年春(公元822年)在夔州贬所所作。

作者介绍

刘禹锡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贞元九年(793),和柳宗元同榜进士及第。当年又中博学宏词科,官监察御史。永贞年间,参与王叔文革新运动,被贬连州刺史,再贬朗州司马,后受裴度推荐,晚年任太子宾客。故后世称“刘宾客”。刘禹锡诗才卓越,白居易誉其为“诗豪”。内容多反映时事和民生疾苦,诗文继承前人优秀文学遗产,又吸取民间文学精…详情

浪淘沙(其五)原文,浪淘沙(其五)翻译,浪淘沙(其五)赏析,浪淘沙(其五)阅读答案,出自刘禹锡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swen.cn/poetry/3012.html

诗词类别

刘禹锡的诗词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

热门搜索:2020最火4位男星2020迅雷ios版下载beta手机迅雷下载安卓版磁力屋 最好用中国男明星人气排行榜100名中国明星美女明星人气榜排名最新大块头有大智慧迅雷下载中国一线女演员名单表飞机上草热巴
櫻花の島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