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太守席上醉后作

作者:岑参      朝代:
酒泉太守席上醉后作原文

酒泉太守能剑舞,高堂置酒夜击鼓。 胡笳一曲断人肠,座上相看泪如雨。 琵琶长笛曲相和,羌儿胡雏齐唱歌。 浑炙犁牛烹野驼,交河美酒归叵罗。 三更醉后军中寝,无奈秦山归梦何。

酒泉太守席上醉后作拼音解读
jiǔ quán tài shǒu néng jiàn
gāo táng zhì jiǔ
jiā duàn rén cháng
zuò shàng xiàng kàn lèi
zhǎng xiàng
qiāng ér chú chàng
hún zhì niú pēng tuó
jiāo měi jiǔ guī luó
sān gèng zuì hòu jūn zhōng qǐn
nài qín shān guī mèng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酒泉太守能剑舞,高堂置酒夜击鼓。
酒泉太守持剑翩翩舞起,高堂置酒夜间鼓声敲击。

胡笳一曲断人肠,座上相看泪如雨。
胡茄一曲令人肝肠欲断,座上客人相对泪下如雨。

琵琶长笛曲相和,羌儿胡雏齐唱歌。
琵琶长笛曲曲互相应和,胡家儿女齐声唱起歌曲。

浑炙犁牛烹野驼,交河美酒归叵罗。
全牛野驼烧好摆在桌上,交河美酒斟满金酒杯里。

三更醉后军中寝,无奈秦山归梦何。
三更醉后卧在军帐之中,梦中无法向那秦山归去!

参考资料:
1、刘开扬.岑参诗选:四川文艺出版社,1986:120
2、高光复.高适岑参诗译释: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268-270

酒泉太守能剑舞,高堂置酒夜击鼓。
酒泉:郡名,即肃州,今甘肃酒泉。高堂:指高大的厅堂。

胡笳(jiā)一曲断人肠,座上相看泪如雨。
胡笳:古代管乐器。

琵琶长笛曲相和,羌儿胡雏(chú)齐唱歌。
胡雏:即胡儿。

浑炙(zhì)犁牛烹野驼,交河美酒归叵(pǒ)罗。
浑:全。炙:烧烤。犁牛:杂色牛。叵罗:酒杯。

三更醉后军中寝,无奈秦山归梦何。
秦山:即终南山,又名秦岭。

参考资料:
1、刘开扬.岑参诗选:四川文艺出版社,1986:120
2、高光复.高适岑参诗译释: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268-270

这两篇作品记叙的是宴会的场面和醉后的归思。

这是一个富有边地特色的军中酒会。第一首诗开头两句在点出酒会及其时间地点的同时,便以“剑舞”、“击鼓”写出戎旅之间的酒会特色,点染着边地酒会的气氛,为“醉”字伏笔。紧接着两句写席间胡筋声起,催人泪下。何以“泪如雨”,这里没有交代,但隐含的情调却是慷慨悲壮的,这种气氛也为“醉”准备了条件。《全唐诗》将以上四句列作一首七言绝句是有原因的,因为它们可以勾划出一幅完整的、情景交融的意境。这在这组诗中也起到笼罩的作用。

第二首诗的前四句写宴席间情景。上两句从所闻方面写歌曲,下两句从所见方面写酒肴。乐器是“琵琶长笛”,歌者为“羌儿胡雏”,菜是“犁牛”“野驼”,酒为“交河美洒”,这一切可以看出主人的热情,宴席的高贵;而它们所点染的边塞情调又使归途中的诗人感触良多。这也为“醉”准备了条件,遂引出诗的最后两句。醉后吐真言,梦中见真情,诗的最后两句写醉后梦中归家,描写十分真切。用“无奈”写出归思之难以摆脱,也许这正是“座上相看泪如雨”的重要原因。

这两首诗写宴席场面,罗列边地物产以渲染边地情调;同时,把酒席场景的描绘与座上客人的感情交织起来,使诗歌情景交融。第二首诗最后两句直写乡思,显得十分深沉。这两首诗格调慷慨悲凉,从中可以看到戍边将士日常生活的一个侧面。

参考资料:
1、高光复.高适岑参诗译释: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268-270
背诵
宴会思乡

相关翻译

写翻译

相关赏析

写赏析

酒泉太守席上醉后作赏析

这两篇作品记叙的是宴会的场面和醉后的归思。

这是一个富有边地特色的军中酒会。第一首诗开头两句在点出酒会及其时间地点的同时,便以“剑舞”、“击鼓”写出戎旅之间的酒会特色,点染着边地酒会的气氛,为“醉”字伏笔。紧接着两句写席间胡筋声起,催人泪下。何以“泪如雨”,这里没有交代,但隐含的情调却是慷慨悲壮的,这种气氛也为“醉”准备了条件。《全唐诗》将以上四句列作一首七言绝句是有原因的,因为它们可以勾划出一幅完整的、情景交融的意境。这在这组诗中也起到笼罩的作用。

第二首诗的前四句写宴席间情景。上两句从所闻方面写歌曲,下两句从所见方面写酒肴。乐器是“琵琶长笛”,歌者为“羌儿胡雏”,菜是“犁牛”“野驼”,酒为“交河美洒”,这一切可以看出主人的热情,宴席的高贵;而它们所点染的边塞情调又使归途中的诗人感触良多。这也为“醉”准备了条件,遂引出诗的最后两句。醉后吐真言,梦中见真情,诗的最后两句写醉后梦中归家,描写十分真切。用“无奈”写出归思之难以摆脱,也许这正是“座上相看泪如雨”的重要原因。

这两首诗写宴席场面,罗列边地物产以渲染边地情调;同时,把酒席场景的描绘与座上客人的感情交织起来,使诗歌情景交融。第二首诗最后两句直写乡思,显得十分深沉。这两首诗格调慷慨悲凉,从中可以看到戍边将士日常生活的一个侧面。

展开

这两篇作品记叙的是宴会的场面和醉后的归思。

这是一个富有边地特色的军中酒会。第一首诗开头两句在点出酒会及其时间地点的同时,便以“剑舞”、“击鼓”写出戎旅之间的酒会特色,点染着边地酒会的气氛,为“醉”字伏笔。紧接着两句写席间胡筋声起,催人泪下。何以“泪如雨”,这里没有交代,但隐含的情调却是慷慨悲壮的,这种气氛也为“醉”准备了条件。《全唐诗》将以上四句列作一首七言绝句是有原因的,因为它们可以勾划出一幅完整的、情景交融的意境。这在这组诗中也起到笼罩的作用。

第二首诗的前四句写宴席间情景。上两句从所闻方面写歌曲,下两句从所见方面写酒肴。乐器是“琵琶长笛”,歌者为“羌儿胡雏”,菜是“犁牛”“野驼”,酒为“交河美洒”,这一切可以看出主人的热情,宴席的高贵;而它们所点染的边塞情调又使归途中的诗人感触良多。这也为“醉”准备了条件,遂引出诗的最后两句。醉后吐真言,梦中见真情,诗的最后两句写醉后梦中归家,描写十分真切。用“无奈”写出归思之难以摆脱,也许这正是“座上相看泪如雨”的重要原因。

这两首诗格调慷慨悲凉,从中可以看到戍边将士日常生活的一个侧面。

折叠

创作背景

唐肃宗至德二裁(757),岑参离开边塞东归。过酒泉,酒泉太守置酒相待,这篇作品即是记叙此次宴会之作。

作者介绍

岑参 岑参 岑参,唐代诗人。南阳(今属河南)人。天宝(唐玄宗年号,公元742~756年)进士,曾随高仙芝到安西、武威,后又往来于北庭、轮台间。官至嘉州(今四川乐山)刺史,世称“岑嘉州”。卒于成都。其诗长于七言歌行。所作题材广泛,善于描绘塞上风光和战争景象;气势豪迈,情辞慷慨,语言变化自如。与高适齐名,并称“高岑”,同为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有《岑嘉州诗…详情

酒泉太守席上醉后作原文,酒泉太守席上醉后作翻译,酒泉太守席上醉后作赏析,酒泉太守席上醉后作阅读答案,出自岑参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swen.cn/poetry/16482.html

诗词类别

岑参的诗词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

热门搜索:女明星颜值排行榜2020最红男明星前十名最高效的磁力搜索引擎明星名字真实姓名文字转明星语音电影天堂免费迅雷下载女明星排行榜明星大侦探在线观看电影迅雷下载明星大侦探第六季
櫻花の島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