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越女采莲秋水畔

作者:欧阳修      朝代:北宋
蝶恋花·越女采莲秋水畔原文

越女采莲秋水畔。窄袖轻罗,暗露双金钏。照影摘花花似面。芳心只共丝争乱。


鸂鶒滩头风浪晚。雾重烟轻,不见来时伴。隐隐歌声归棹远。离愁引著江南岸。


 

蝶恋花·越女采莲秋水畔拼音解读
yuè cǎi lián qiū shuǐ pàn
zhǎi xiù qīng luó
àn shuāng jīn chuàn
zhào yǐng zhāi huā huā miàn
fāng xīn zhī gòng zhēng luàn
chì tān tóu fēng làng wǎn
zhòng yān qīng
jiàn lái shí bàn
yǐn yǐn shēng guī zhào yuǎn
chóu yǐn zhe jiāng nán àn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越女采莲秋水畔。窄袖轻罗,暗露双金钏。照影摘花花似面。芳心只共丝争乱。
秋水湖畔,一位美丽的江南女子正在采莲。轻盈的罗袖,玉腕上的金钏时隐时现。她的娇颜倒映在水上,与莲花争妍,她的纤手摘取了香藕,却不防藕丝缕缕,撩起了她的绵绵情思。

鸂鶒滩头风浪晚。雾重烟轻,不见来时伴。隐隐歌声归棹远。离愁引著江南岸。
鸂鶒滩头临近傍晚风浪越来越急,沉浸于遐想的少女蓦然回神,却只见一派晚烟轻浮,不见了同来的伙伴。此时,远处传来了隐隐的棹歌声,只听得那歌声愈去愈远,余音袅袅于江南岸边,似是洒下了一路离愁。

参考资料:
1、郁玉英.欧阳修词评注:江西人民出版社,2012.

越女采莲秋水畔。窄袖轻罗,暗露双金钏(chuàn)。照影摘花花似面。芳心只共丝争乱。
越女:越地自古多出美女,后常用越女泛指美女。

轻罗:质地轻软而薄的丝织品。

钏:用珠子或玉石穿起来做成的镯子。

鸂(xī)鶒(chì)滩头风浪晚。雾重烟轻,不见来时伴。隐隐歌声归棹远。离愁引著江乱岸。
鸂鶒:是一种类似鸳鸯的水鸟,而色多紫,性喜水上偶游,故又称紫鸳鸯。

棹:船桨。

归棹:归船。

参考资料:
1、郁玉英.欧阳修词评注:江西人民出版社,2012.

此词以通俗的语言、鲜明的形象、明快的节奏,曲折深婉地表现了越女采莲的动人情景。境界迷离惝恍,启人遐想,曲终而味永,正是这首词的妙处。

起首三句即点明人物身份和活动环境,仿佛令人看到一群少女美丽的荷塘里,用灵巧的双手采撷莲花。

她们的衣着颇与文献记载相符——据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一四六《乐考》云:宋时教坊有采莲舞队,舞女们均“衣红罗生色绰子(套衫),系晕裙,戴云鬟髻,乘彩船,执莲花”。这里词人只是抓住舞女服饰的一部分,便把她们的绰约丰姿、婀娜舞态勾勒出来,笔法至为简练。“暗露双金钏”一句写得更好,富有一种含蓄的美、朦胧的美。玉腕上的金钏时隐时露,闪闪烁烁,便有一种妙不可言的美感,若是完全显露出来,即毫无意味了。

以下两句分别写采莲姑娘的动作和表情,在明白晓畅的语言中蕴藏着美好的形象和美好的感情,语浅意深,以俗为雅。以荷花比女子,在唐宋词中屡见不鲜。李珣《临江仙》云:“强整娇姿临宝镜,小池一朵芙蓉。”陈师道《菩萨蛮》云:“玉腕枕香腮,荷花藕上开。”但它们都离开了荷塘的特定环境,没有具体的形象作为陪衬,而且格调不高。这里的“照影摘花花似面”,俗中见雅,形象逼真。它的精神实质是较高雅的,可以娱悦和陶冶人们的性情。就意义来讲,这句话写的是采莲女子先是临水照影,接着伸手采莲,然后感到花如人面,不忍去摘。由于层次多,动作性也很强,故很容易揭示人物的内在感情。

“芳心只共丝争乱”一句,便是表现人物的内心矛盾。芳心,是形容姑娘们美好的心灵。“丝”字指采摘莲花拗断莲梗时从断口中拉出来的丝,即温庭筠《达摩支曲》所云“拗莲作寸丝难绝”的丝。随事生发,信手拈来,以此丝之乱拟彼心之乱,构想绝妙。

下片采莲船在风浪中颠簸、挣扎,有的竟被风浪冲散,似乎只剩下一个采莲姑娘。“鸂鶒滩头风浪晚”七个字渲染出一种紧张气氛。鸂鶒是一种类似鸳鸯的水鸟,而色多紫,性喜水上偶游,故又称紫鸳鸯。接着词笔转而写采莲姑娘寻找失散的伙伴。“露重烟轻”,是具体地描绘暮色。此时天幕渐渐暗下来,暮色苍茫,能见度极低,也许失散的伙伴相去不远,但采莲姑娘却找不到她们。其焦急之情,仓皇之状,令人可以想见。

根据“隐隐歌声归棹远 ”一句来看,她们已快乐地回家,当然是找到了;而“离愁引著江南岸”,则似若有所失,又像是没有找到。

参考资料:
1、夏承焘等.宋词鉴赏辞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
背诵
写人女子

相关翻译

写翻译

蝶恋花·越女采莲秋水畔翻译

明净的秋水畔,一位美丽的江南少女正在采莲。轻盈的罗袖,玉腕上时隐时露的金钏,勾勒出她绰约的丰姿和婀娜的身影。她的娇颜倒映在水上,与莲花争妍,她的纤手摘取了香藕,却不防藕"丝"缕缕,撩起了她的绵绵情思。 转…展开

翻译:

明净的秋水畔,一位美丽的江南少女正在采莲。轻盈的罗袖,玉腕上时隐时露的金钏,勾勒出她绰约的丰姿和婀娜的身影。她的娇颜倒映在水上,与莲花争妍,她的纤手摘取了香藕,却不防藕"丝"缕缕,撩起了她的绵绵情思。 

转眼天晚,风起露降,沉浸于遐想的少女蓦然回神,却只见一派晚烟轻浮,不见了同来的伙伴。此时,远处传来了隐隐的棹歌声,只听得那歌声愈去愈远,余音袅袅于江南岸边,似是洒下了一路离愁。

折叠

相关赏析

写赏析

蝶恋花·越女采莲秋水畔赏析

  此词以通俗的语言、鲜明的形象、明快的节奏,曲折深婉地表现了越女采莲的动人情景。起首三句即点明人物身份和活动环境,仿佛令人看到一群少女美丽的荷塘里,用灵巧的双手采撷莲花。   她们的衣着颇与文献记载相…展开

本词为中国历史上诸多采莲诗中之一,其实为对宫中采莲舞之描绘,其言语轻快而鲜明生动,将采莲舞描绘得明快而灵动,颇为明丽,令人恍若穿过了历史的云烟,透过当年采莲舞中的情形,看到那位溪畔采莲,身形灵动的少女的欢欣与愁思。

上阕为对于采莲舞女衣着舞姿的描绘,其衣着描绘甚合于典;其舞姿则令人恍若身临其境,仿佛亲眼看到了那温婉清丽的江南女子在秋日江畔采莲,袖窄衣轻,裙裾飞扬,素手伸出采莲之时,露出了手腕上的一对金色镯子,衬得肤色更加白皙。女子对着水面中的倒影采莲,人面花面交相映,更显女子之容色清丽,虽未有桃花之妖,却是灼灼其华,只可惜,这样美好的女子,面色宁静如水,而内心却是像那丝线一样纷乱不已。其间半掩金钏、荷花遮面,半遮半掩、影影绰绰之风姿,展现了舞女之丰姿绰约。

下阕词人道采莲女子对女伴失散的狼狈担忧心境,此时已是日薄西山,天色渐晚,滩头鸿鹏安宁,可惜却是风浪迭起,浪花卷起,碎玉四溅,烟水弥散间,茫茫江面,已经看不到同来的伙伴。只听到远处隐隐传来女子清亮的歌声,伴随着船只渐渐远去。江南岸边,不见人影,似是而非,若有所失,更添心头之愁。

本词作采莲舞之描绘,尽是白描,宛若忠诚的摄影师,将千年前的诗艳丽舞蹈以文字的形式还原了出来。当真做到了不仅仅让当时目睹舞蹈之人由此句可见江南女子采莲之柔美,更让现在的我们,在这首明白如话的词作之中,感受到了当时盛极一时的采莲舞的盛大和细腻,着实令人艳羡惊叹。

折叠

创作背景

这首词的主人公是一位采莲女,写的是她的相思离愁。或为作者观有所感。时作者欧阳修公元1034年(景祐元年)任镇南军节度掌书记、馆言事,得罪宰相被贬,被降知夷陵县。

作者介绍

欧阳修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吉水(今属江西)人,幼贫而好学。1030年(天圣八年)进士。曾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因议新法与王安石不合,退居颖州。谥文忠。提倡古文,奖掖后进,为北宋古文运动领袖。散文富阴柔之美,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学韩愈、李白,古体高秀,近体妍雅。词婉丽,承袭南唐余风。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并…详情

蝶恋花·越女采莲秋水畔原文,蝶恋花·越女采莲秋水畔翻译,蝶恋花·越女采莲秋水畔赏析,蝶恋花·越女采莲秋水畔阅读答案,出自欧阳修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swen.cn/poetry/2745.html

诗词类别

欧阳修的诗词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

热门搜索:磁力搜索引擎迅雷苹果下载最好的搜索引擎磁力天堂明星排行榜中国前100名漂亮女明星迅雷哥电版在线观看迅雷官方下载正式版
櫻花の島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