啰唝曲六首

作者:刘采春      朝代:
啰唝曲六首原文

不喜秦淮水,生憎江上船。


载儿夫婿去,经岁又经年。


借问东园柳,枯来得几年。


自无枝叶分,莫恐太阳偏。


莫作商人妇,金钗当卜钱。


朝朝江口望,错认几人船。


那年离别日,只道住桐庐。


桐庐人不见,今得广州书。


昨日胜今日,今年老去年。


黄河清有日,白发黑无缘。


昨日北风寒,牵船浦里安。


潮来打缆断,摇橹始知难。

啰唝曲六首拼音解读
qín huái shuǐ
shēng zēng jiāng shàng chuán
zǎi ér 婿
jīng suì yòu jīng nián
jiè wèn dōng yuán liǔ
lái nián
zhī fèn
kǒng tài yáng piān
zuò shāng rén
jīn chāi dāng bo qián
cháo cháo jiāng kǒu wàng
cuò rèn rén chuán
nián bié
zhī dào zhù tóng
tóng rén jiàn
jīn guǎng 广 zhōu shū
zuó shèng jīn
jīn nián lǎo nián
huáng qīng yǒu
bái hēi yuán
zuó běi fēng hán
qiān chuán ān
cháo lái lǎn duàn
yáo shǐ zhī nán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不喜秦淮水,生憎江上船。
就不喜欢秦淮水,更加憎恨江上船。

载儿夫婿去,经岁又经年。
载我夫婿别离去,经过岁岁又年年。

借问东园柳,枯来得几年。
借问东园那柳树,枯萎还得多少年。

自无枝叶分,莫恐太阳偏。
枝叶自然不分离,不用害怕太阳偏。

莫作商人妇,金钗当卜钱。
切勿嫁作商人妇,常把金钗当卜钱。

朝朝江口望,错认几人船。
天天向那江口望,几次错认他人船。

那年离别日,只道住桐庐。
记得那年离别日,当时你说去桐庐。

桐庐人不见,今得广州书。
桐庐音信全不见,如今收到广州书。

昨日胜今日,今年老去年。
昨日容貌胜今日,今年更老比去年。

黄河清有日,白发黑无缘。
黄河变清会有时,白发变黑却无缘。

昨日北风寒,牵船浦里安。
昨日北风吹面寒,牵船浦里把身安。

潮来打缆断,摇橹始知难。
潮来缆绳被打断,摇橹才知行船难。

秦淮:秦淮河,流经江苏南京。

生憎:偏恨,更恨。莫恐:不用害怕。

卜钱:占卜的金钱。金钱两面的图案不同,古人以为投掷金钱,观察它落地后的状况即可预测吉凶或归期。朝朝:天天。

桐庐:县名,今属浙江。

书:书信。缆:系船用的粗绳。断:打断。

橹:使船前进的工具,比桨长而大,安在船尾或船旁。

背诵

相关翻译

写翻译

相关赏析

写赏析

啰唝曲六首

展开

这六首诗是抒发离愁的感伤之歌。

第一首表达的是主人公因长期与夫婿分别而产生的闺思。这本是一个陈旧而常见的题材,但它却于陈中见新,常中见奇,把想入非非的念头、憨态横生的口语写入诗篇,使人读诗如见人。这位少妇在独处空闺、百无聊赖之际,想到夫婿的离去,一会怨水,一会恨船,既说“不喜”,又说“生憎”。想到离别之久,已说“经岁”,再说“经年”,好像是胡思乱想,想到哪里就说到哪里,但却情真意切,生动地传出了闺中少妇的“天真烂漫”的神态。

第二首写主人公对东园柳发问,看起来也是一种胡思乱想,而从“自无枝叶分”一句来看,其实是在反衬自己的独单寂寞。语显娇憨,更著悲情。

第三首点出真正怨恨的对象原来是她的夫婿,而夫婿之可怨恨,因为他是“重利轻别离”的商人。商人去后,自然盼其归来,而又不知归期何日,就只有求助于占卜。后两句是“众中不敢分明语,暗掷金钱卜远人”,也写占卜归期。这里用金钗代替金钱,想必为了取用便利,可见其占卜之勤。而由于归期无定,就又抱着随时会突然归来的希望,所以在占卜的同时,还不免要“朝朝江口望”。但望了又望,带来的只是失望,得到的只是“错认几人船”的结果。这位少妇既以金钗权当卜钱,又朝朝江口守望,足以说明其望归之切、期待之久,而错认船后的失望之深也就可想而知。

第四首写夫婿逐利而去,行踪无定。“朝朝江口望”,一心望夫婿归来,而不料愈行愈远。这正是望而终于失望的原因,正是每次盼到船来以为是夫婿的归船、却总是空欢喜一场的原因。长期分离,已经够痛苦了;加上归期难卜,就更痛苦;再加以行踪无定,愈行愈远,也就成为了望夫的女子们痛苦复痛苦的现状。

第五首写主人公空闺长守,一任流年似水,青春空负,不禁发出“黄河清有日,白发黑无缘”这样近乎绝望的悲叹。时光一天天逝去,人儿一年年变老,青丝成白发,丈夫不见归。字字伤感,令人泪垂。

第六首写冬天到来,北方凛冽,主人公把船牵到浦里安身。可是大浪把缆绳打断了,要控制船身必须摇橹,才知道在浪潮中摇橹行船有多艰难。最后有隐喻生活艰难之意。

这类诗是当时民间流行的小唱,有浓厚的民间气息。它们在文人诗篇之外,另有风貌,一帜别树,给人以新奇之感,因此在佳作如林的唐代诗坛上赢得了诗评家的推重。

折叠

创作背景

《全唐诗》录《啰唝曲六首》,以刘采春为作者,而元稹诗中只说她“能唱”,《云溪友议》则说“采春所唱一百二十首,皆当代才子所作”,接着举引了她所唱的歌词七首,其中六首五言的与《全唐诗》所录相同,另一首七言的却是贞元(唐德宗年号,785—805)年间诗人于鹄的《江南曲》。因此,这《啰唝曲》虽是刘采春所唱,却不一定是她所作。胡应麟《诗薮》指出六首中的“四首,工甚,非晚唐调”,并说:“今系采春,非也。”刘采春究竟是不是此曲的作者,难以确证。

据晚唐范摅《云溪友议》记述,刘采春是中唐时的一位女伶,擅长演唐代流行的参军戏。元稹曾有一首《赠刘采春》诗,赞美她“言词雅措风流足,举止低徊秀媚多”,“选词能唱《望夫歌》”。《望夫歌》就是《啰唝曲》。方以智《通雅》卷二十九《乐曲》云:“啰唝犹来罗。”“来罗”有盼望远行人回来之意。当时,商人妻子的婚姻生活,已成了一个广泛的社会问 题。大批商人长期远行在外做生意,大量的妇女被留守家中,怨妇成群,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而刘采春的歌曲很好的把这些怨妇的心情表现了出来。这就是《啰唝曲》出现的社会基础。

作者介绍

刘采春 刘采春 刘采春,淮甸(今江苏省淮安、淮阴一带)人,一作越州(今浙江省绍兴市)人,是伶工周季崇的妻子。她擅长参军戏,又会唱歌,深受元稹的赏识,说她“言辞雅措风流足,举止低回秀媚多。”可见她在当时是一名很有影响的女艺人。…详情

啰唝曲六首原文,啰唝曲六首翻译,啰唝曲六首赏析,啰唝曲六首阅读答案,出自刘采春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swen.cn/poetry/42811.html

诗词类别

刘采春的诗词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

热门搜索:蜘蛛搜索引擎明星后宫有人有片迅雷资源吗迪丽热巴双眼皮迅雷官网首页明星排行迅雷磁力迅雷哥电视剧电影网在线观看征服大明星迅雷电影在线观看高清
櫻花の島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