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花山寺壁

作者:苏舜钦      朝代:北宋
题花山寺壁原文

寺里山因花得名,繁英不见草纵横。


栽培剪伐须勤力,花易凋零草易生。

题花山寺壁拼音解读
shān yīn huā míng
fán yīng jiàn cǎo zòng héng
zāi péi jiǎn qín
huā diāo líng cǎo shēng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寺里山因花得名,繁英不见草纵横。
花山寺是因鲜花繁多、美丽而得名,来到这里才发现,不见鲜花,只见杂草丛生。

栽培剪伐须勤力,花易凋零草易生。
鲜花栽种的培养和修枝很重要,要勤奋努力,要知道,花是很容易凋零的,而杂草却是很容易就蔓延生长的。

参考资料:
1、赵生群王晓英等.儿童学古诗101首:南京出版社,1990年09月第1版:第144页
2、徐敏.儿童古诗300首上册:语文出版社,1990年02月第1版:第230页

寺里山因花得名,繁(fán)英不见草纵横。
繁英:繁花。草纵横:野草丛生。

栽培(péi)剪伐(fá)须勤力,花易凋(diāo)零草易生。
剪伐:指斩去枯枝败叶。剪,斩断。勤力:勤奋努力。凋零:凋落衰败。

参考资料:
1、赵生群王晓英等.儿童学古诗101首:南京出版社,1990年09月第1版:第144页
2、徐敏.儿童古诗300首上册:语文出版社,1990年02月第1版:第230页

从标题看,这首诗是记游之作。记游诗可以写景状物,也可以因景生发,别有寄托,内容是不可限止的。如果说唐人的记游诗多强调图形绘影,情寓景中,宋人的记游诗多注重借景生发,述志明理。那么,这首诗则正是符合后一特点的。

“寺里”一联,两句各写一种景观。前一句虚出,后一句实录,构成形象鲜明的对比。但二者所写的对象又是同一的,这样就把花山寺“名”与“实”相离的现状突出了。生活中名实不符的事常有之,但诗人所见所写的情况也实在太刺眼,这就使人读了这两句诗后不能不激动,激动的同时也必然要想:寺名是因为寺里山中有花才得,而眼前却无花可赏,必然会引起人们思索玩味的兴趣,于是,作为一首诗的“发人深思的艺术目的,也就自然实现了。作者当然是有着自己的答案的。他显然深信命名之谬,寺里和山中本来是确实有花的,之所以“繁英不见草纵横”,是因为有主、客观两方面的原因。从客观上说,“花易凋零草易生”,这是自然界的客观规律,所谓“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古原草》),正是有感于它的旺盛的生命力。俗语说:“有心栽花花不发”,也正是对种花不易的真实感叹。无疑,从主观上说,是“栽培剪伐”不“勤力”,助长了草势的疯狂,而且从诗人对这两句次序的安排上看,显然是特别强调人的主观原因的。草本无罪,剪伐不力则是无可推卸的责任。

不过,诗人在作出这一结论的时候,情感色彩却并不十分强硬,因为诗没有说“为何剪伐不尽力”,而是既讲到对草要“剪伐”,又讲到对花要“栽培”,中间加一个“须字,就把他对剪伐不力的愤懑,变为必须要剪伐的规劝,因此,惋惜大于愤慨,警告少于劝诫的这种感情色彩,就表明了诗人在诗歌创作中,是遵循着传统的“明劝诫,著升沉”(南齐·谢赫《古画品录》)和“美刺的美学思想和原则的。

这是结合诗人具体的经历和思想所作出的思想内容上的理解。但是,由于这首诗毕竟是从自然景观的描写而来,从社会生活的现象而来,所以这首诗的思想内容,又不仅限于社会政治方面。尽管也可以把诗中的“花”理解为贤臣,“草”,理解为奸佞,因而说诗的题旨是对革新除弊的企望。因此,从这方面来看,这首诗就不是一般的政治诗,而是对生活中某一方面的经验进行了深刻总结的具有相当的哲理的醒世诗。

参考资料:
1、王充闾著.向古诗学哲理:中国青年出版社,2012.06:第93页
2、刘建平编著.子规犹啼中国古代廉诗点评: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09:第57页
3、陈友冰杨福生.宋代绝句赏析:安徽文艺出版社,1987年03月第1版:第33页
背诵
哲理

相关翻译

写翻译

题花山寺壁译文及注释

花山寺本来因为种满各种花卉而出名,可现在却是杂草丛生,一片荒芜。种花要靠辛勤栽培,不然杂草丛生,花就容易枯萎凋零。注释①地址不详。从诗集中前后作品看,似在苏州。②繁盛的鲜花。…展开

译文花山寺本来因为种满各种花卉而出名,可现在却是杂草丛生,一片荒芜。种花要靠辛勤栽培,不然杂草丛生,花就容易枯萎凋零。

注释①地址不详。从诗集中前后作品看,似在苏州。②繁盛的鲜花。③剪掉砍去,指除去残枝败叶。④凋谢。

折叠

相关赏析

写赏析

题花山寺壁说明

诗中就有名的花山寺变得荒芜不堪的景象,指出:花木必须时刻注意修整,剔除糟粕,保持精华,只有这样才能青春常在。这里包含着万物生长发展的一个真理。“花易凋零草易生”,值得深思。…展开

这首诗是记游之作。记游诗可以写景状物,也可以因景生发,别有寄托,内容是不可限止的。如果说唐人的记游诗多强调图形绘影,情寓景中,宋人的记游诗多注重借景生发,述志明理。那么,这首诗则正是符合后一特点的。

 首两句“寺里”一联,两句各写一种景观。前一句虚出,后一句实录,构成形象鲜明的对比。但二者所写的对象又是同一的,这样就把花山寺“名”与“实”相离的现状突出了。生活中名实不符的事常有之,但诗人所见所写的情况也实在太刺眼,这就使人读了这两句诗后不能不激动,激动的同时也必然要想:寺名是因为寺里山中有花才得,而眼前却无花可赏,必然会引起人们思索玩味的兴趣,于是,作为一首诗的“发人深思"的艺术目的,也就自然实现了。末两句“花易凋零草易生”,这是自然界的客观规律,无疑,从主观上说,是“栽培剪伐”不“勤力”,助长了草势的疯狂,而且从诗人对这两句次序的安排上看,显然是特别强调人的主观原因的。草本无罪,剪伐不力则是无可推卸的责任。

 这是结合诗人具体的经历和思想所作出的思想内容上的理解。但是,由于这首诗毕竟是从自然景观的描写而来,从社会生活的现象而来,所以这首诗的思想内容,又不仅限于社会政治方面。尽管也可以把诗中的“花”理解为贤臣,“草”,理解为奸佞,因而说诗的题旨是对革新除弊的企望。因此,从这方面来看,这首诗就不是一般的政治诗,而是对生活中某一方面的经验进行了深刻总结的具有相当的哲理的醒世诗。

折叠

创作背景

公元1044年(庆历四年)诗人被贬苏州之后,赋闲在家,一日外出游玩,来到花山寺,只见野草丛生,不见百花开放,觉得“花山寺”名不符实,于是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诗。

作者介绍

苏舜钦 苏舜钦 苏舜钦(1008—1048年),宋代诗人。字子美,祖籍梓州铜山(今四川中江),后迁开封(今属河南)。苏易简之孙。仁宗景祐元年(1034年)进士。曾任大理评事,范仲淹荐为集贤校理、监进奏院。屡次上书朝廷,讨论时政得失。庆历四年(1044年),因“稍侵权贵”,为保守派忌恨,借故诬陷,被捕入狱,革职为民。退居苏州,买水石,筑沧浪亭,自号沧浪翁。后起为湖州长史,未…详情

题花山寺壁原文,题花山寺壁翻译,题花山寺壁赏析,题花山寺壁阅读答案,出自苏舜钦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swen.cn/poetry/5987.html

诗词类别

苏舜钦的诗词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

热门搜索:种子搜索磁力天堂男明星大全开局骗了十二个女明星男明星图片迅雷电影在线观看2019手机女明星的名字大全集
櫻花の島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