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宫春·立春日

作者:辛弃疾      朝代:南宋
汉宫春·立春日原文

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无端风雨,未肯收尽余寒。年时燕子,料今宵梦到西园。浑未办,黄柑荐酒,更传青韭堆盘?
却笑东风从此,便熏梅染柳,更没些闲。闲时又来镜里,转变朱颜。清愁不断,问何人会解连环?生怕见花开花落,朝来塞雁先还。

汉宫春·立春日拼音解读
chūn guī lái
kàn měi rén tóu shàng
niǎo niǎo chūn fān
duān fēng
wèi kěn shōu jìn hán
nián shí yàn
liào jīn xiāo mèng dào 西 yuán
hún wèi bàn
huáng gān jiàn jiǔ
gèng chuán qīng jiǔ duī pán
què xiào dōng fēng cóng
biàn 便 xūn méi rǎn liǔ
gèng méi xiē xián
xián shí yòu lái jìng
zhuǎn biàn zhū yán
qīng chóu duàn
wèn rén huì jiě lián huán
shēng jiàn huā kāi huā luò
cháo lái sāi yàn xiān hái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无端风雨,未肯收尽余寒。年时燕子,料今宵梦到西园。浑未办,黄柑荐酒,更传青韭堆盘?
从美人登发上的袅袅春幡,看到春已归来。虽已春归,但仍时有风雨送寒,似冬日徐寒犹在。燕子尚未北归,料今夜当梦回西园。已愁绪满怀,无心置办应节之物。

却笑东风从此,便熏梅染柳,更没些闲。闲时又来镜里,转变朱颜。清愁不断,问何人会解连环?生怕见花开花落,朝来塞雁先还。
东风自立春日起,忙于装饰人间花柳,闲来又到镜里,偷换人的青春容颜。清愁绵综如连环不断,无人可解。怕见花开花落,转眼春逝,而朝来塞雁却比我先回到北方。

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谓从美人登发上的袅袅春幡,看到春已归来。春幡,古时风俗,每逢立春,剪彩绸为花、煤、燕等状,插于妇女之发,或缀于花枝之下,曰春播,也名恬胜,彩胜。无端风雨,未肯收尽余寒:言虽已春归,但仍时有风雨送寒,似冬日徐寒犹在。无端,平白无故地。年是时燕子,料今宵梦到西园:燕子尚未北归,料今夜当梦回西园。年时燕子,指去年南来之燕。西园,汉都长安西邦有上林苑,北宋都城汴京西门外有琼林苑,都称西园,专供皇帝打猎和游赏。此指后者,以表现作者的故国之思。浑未办黄柑荐酒,更传青韭堆盘:言已愁绪满怀,无心置办应节之物。浑,全然。黄柑荐洒,黄柑酪制的腊酒。立春日用以互献致贸。更传,更谈不上相互传送,青韭堆盘,《四时宝鉴》谓“立春日,唐人作春饼生菜,号春盘”。又一说,称五辛盘。熏梅染柳:吹得梅花飘香、柳丝泛绿。更:何况。转变朱颜:谓年华消逝,镜里容颜渐老。解连环:据《战国策·齐策》秦昭王遣使齐国,送上玉连环一串,请齐人解环。群臣莫解。齐后以椎击破之。生怕见花开花落,朝来塞雁先还:言怕见花开花落,转眼春逝,而朝来塞雁却已先我还北。生怕,最怕,只怕。塞雁,去年由塞北飞来的大雁。

 

背诵

相关翻译

写翻译

相关赏析

写赏析

汉宫春·立春日赏析

微雨轻寒,春回大地。年时燕子,梦到西园。然而花开花落,春去春来,却使人“改变朱颜”。词人对景感怀,引起了岁月匆匆、功业未成之慨叹。“问何人会解连环”一句,用古喻今,词人忧国之心,可谓一往情深。周济《宋四家词选》:“春幡”九字,情景已极不堪,燕子犹记年时好梦,黄柑青韭,极写晏安酖毒。换头又提动党祸,结用雁与燕激射,却捎带五国城旧恨。辛词之怨,未有甚于此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稼轩词其源出自楚骚,起势飘洒。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上阕铺叙“立春”而已。转头处向东风调笑,已属妙语。更云人盼春来,我愁春至,因其暗换韶光,老却多少朱颜翠鬓,语尤隽妙。然则岁岁之花开花落,春固徒忙,人亦徒增惆怅耳。…展开
微雨轻寒,春回大地。年时燕子,梦到西园。然而花开花落,春去春来,却使人“改变朱颜”。词人对景感怀,引起了岁月匆匆、功业未成之慨叹。“问何人会解连环”一句,用古喻今,词人忧国之心,可谓一往情深。周济《宋四家词选》:“春幡”九字,情景已极不堪,燕子犹记年时好梦,黄柑青韭,极写晏安酖毒。换头又提动党祸,结用雁与燕激射,却捎带五国城旧恨。辛词之怨,未有甚于此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稼轩词其源出自楚骚,起势飘洒。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上阕铺叙“立春”而已。转头处向东风调笑,已属妙语。更云人盼春来,我愁春至,因其暗换韶光,老却多少朱颜翠鬓,语尤隽妙。然则岁岁之花开花落,春固徒忙,人亦徒增惆怅耳。折叠

汉宫春·立春日注释

【解连环】《战国策·齐策六》:“秦始皇尝使使者遗君王后玉连环,曰:‘齐多智,而解此环不?’君王后以示羣臣,羣臣不知解;君王后引椎椎破之,谢秦使曰:‘谨以解矣!’”后以“解连环”比喻解决难题。宋辛弃疾《汉宫春·立春日》词:“清愁不断,问何人、会解连环。”清郑燮《与丹翁书》:“此等辞令,固非庸手所能,亦非狠手所办,真是解连环妙手。”亦省作“解环”。清俞正燮《癸巳存稿·酷儒莠书》:“其意盖倣齐君王后以椎解环,不知环破即解,乱丝斩之仍不治也。”2.词牌名。又名《望梅》、《杏梁燕》。双调一百零六字,仄韵。《词谱》卷三四:“此调始自柳永,以词有‘信早梅偏占阳和’,及‘时有香来,望明艷遥知非雪’句,名《望梅》。后因周邦彦词有‘妙手能解连环’句,更名《解连环》。张辑词有‘把千种旧愁,付与杏梁语燕’句,又名《杏梁燕》。”…展开

辛弃疾的青少年时代是在北方度过的。当时的中国北方,已为金人所统治,辛弃疾的家乡山东也不例外。他是在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从金国归于南宋的。据邓广铭先生考证,这首词是他南归之初、寓居京口(镇江)时所作的一首词。

上片通过立春时节景物的描绘,隐喻当时南宋不安定的政局。开头“春已归来”三句,点明立春节候。按当时风俗,立春日,妇女们多剪彩为燕形小幡,戴之头鬓。“无端风雨”两句,既指自然界的气候多变,也暗指南宋最高统治集团惊魄不定、碌碌无为之态,宛如为余寒所笼罩。“年时燕子”三句,作者由春幡联想到这时正在北飞的燕子,可能已经把他的山东家园作为归宿了。“年时”即去年之意,这说明作者作此词时,离别他的家乡才只一年光景。接下去“浑未办”三句,是说作者新来异乡,生活尚未安定,春节到了,连旨酒也备办不起,更谈不到肴馔了。

下片进一步抒发作者自己的忧国怀乡之情。“却笑东风从此”三句,作者想到立春之后,东风就会忙于吹送出柳绿花江的一派春光。“闲时又来镜里,转变朱颜”,语虽虚拟,实际表达了作者初归南宋急欲报国、收复失土的决心,深恐自己磋砣岁月,年华虚度。这里说的“清愁”,实际是作者的忧国忧民的情怀。“解连环”,是用《战国策》秦昭王送玉连环给齐国王后,让她解开的故事。当时的齐王后果断机智地把玉连环椎破,使秦的诡计流于破产。但环顾当前,南宋最高统治集团中人,谁是能作出抗金的正确决策的智勇人物呢?“生怕”,即“甚怕”。“生怕见、花开花落,朝来塞雁先还。”表示作者对于恢复事业的担忧,深恐这一年的花由盛开又复败落,而失地却未能收复,有家仍难归去,言语、句流露出一丝的惆怅。

从这首词的思想内容看,虽不能确断其为辛弃疾南归后所写的第一首词,但必为初期之作。在这首词中,他对于恢复大业的深切关注,他的激昂奋发的情怀,都已真切地表达出来

折叠

创作背景

《汉宫春·立春日》作于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年)作者寓居京口时,当时作者刚刚成家。邓广铭在《稼轩词编年笺注》“增订三版题记”中说:“辛稼轩在‘锦襜突骑渡江初’的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便已有了家室,亦即和先已寓居京口的范邦彦之女、范如山之妹成婚了。”此词可能是作者从金人占领区南归的第一首作品。

作者介绍

辛弃疾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曾任耿京军的掌书记,不久投归南宋。历任江阴签判,建康通判,江西提点刑狱,湖南、湖北转运使,湖南、江西安抚使等职。四十二岁遭谗落职,退居江西信州,长达二十年之久,其间一度起为福建提点刑狱、福建安抚使。六十四岁再起为浙东安抚使、镇江知府,不久罢归。一生力主抗…详情

汉宫春·立春日原文,汉宫春·立春日翻译,汉宫春·立春日赏析,汉宫春·立春日阅读答案,出自辛弃疾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swen.cn/poetry/627390024.html

诗词类别

辛弃疾的诗词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

热门搜索:帅气男明星图片西瓜影音迅雷种子搜索器女明星颜值排名榜中国BT磁力库请明星演出多少钱明星价格表
櫻花の島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