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

作者:杜牧      朝代:
送别原文

溪边杨柳色参差,攀折年年赠别离。


一片风帆望已极,三湘烟水返何时。


多缘去棹将愁远,犹倚危亭欲下迟。


莫殢酒杯闲过日,碧云深处是佳期。

送别拼音解读
biān yáng liǔ cān chà
pān shé nián nián zèng bié
piàn fēng fān wàng
sān xiāng yān shuǐ fǎn shí
duō yuán zhào jiāng chóu yuǎn
yóu wēi tíng xià chí
jiǔ bēi xián guò
yún shēn chù shì jiā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参差:颜色不一。

极:尽头。

何时:什么时候。

殢:滞留、纠缠、困于。

背诵

相关翻译

写翻译

相关赏析

写赏析

送别

展开

这是一首七律古诗。唐人常用“折柳送别”和“饮酒钱别”来抒发内心对于朋友或亲人离开的痛苦。

首联“溪边杨柳色参差、攀折年年赠别离”,点明离别的地点“溪边”,前一句描写了溪边的折柳颜色不一,后一句表现了对每年的离别的无奈和痛苦。运用了睹物起兴的手法,从而抒发离情别绪,为后文的离别做铺垫。柳是初春的使者,看上去是写景,实际上带来了无限的离别之苦,点明了每年春天,新一年的开始,就要面临着离别。诗的第一句就能够体现出心情,后一句又能体现“折柳”即象征着离别。

古人分别时要折柳相送,这是当时一种很流行的民间习俗,尤其是在文人墨客中,成为一种时尚。诗词中不仅写“折柳送别”这种行动,而且,凡是与柳相关的词语都要拿来抒发分别时的离愁别恨、朋友间的厚意深情。如“柳丝”“柳枝”“柳阴”“柳色”“烟柳”“柳绵”“杨柳”“折杨柳”“杨柳春”“杨柳依依”等等。折柳常见的解释是,“柳”谐“留”音,赠柳表示留念,一为不忍分别,二为永不忘怀。但是,这种解释我们感到很单薄,不足以完全令人信服。折柳送别作为一种非常普遍的文化习俗,恐怕不是一个“谐音”就能解释清楚的。因此,古代就有人从另外的角度探求这其中的缘由。柳树和其他树木相比,其特点是“随地可活”这正可以拿来祝愿远别的人,到了异地后,随遇而安,能够很快地融入当地的人群中,一切顺遂。这一说法便有了深刻的哲理性和更高的文化品味。

颔联“一片风帆望已极。三湘烟水返何时?”问句体现了对亲人的离别的痛苦,对下一次相见的遥遥无期感到无限的悲凉。“望”字体现了盼望家人归来的急切的心情。“一片”与“三湘”对仗,此句还用了比喻的修辞。“风帆”和“烟水”都是自己的亲人。“风帆”是亲人离去时遥远地望着,望到尽头。

颈联“多缘去棹将愁远,犹倚危亭欲下迟”,这句话体现了虽然想把愁忘掉。但想到自己的亲人却无法将离别相思之秋忘掉。“亭”这个意象表明了内心的舍不得,古代驿道旁置亭,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送别亲朋好友时往往在亭中设酒饯行,所以长亭也就成了一个抒写离情别绪的意象。

尾联“莫酒杯闲过日,碧云深处是佳期”。苦闷的情感,内心无法承受离别的痛苦,只有借酒消愁,用酒来度过每天没有亲人在身边的日子。“碧云送别深处是佳期”体现了对离别后的重逢的期待、向往“深”表现了漫长的等待。“佳期”是与亲人团聚的无限美好。

古人离别多设宴饯行、酒在排解愁绪之外,还饱含着深深的祝福。将美酒和离情联系在一起的诗词多不胜举,所以许多离别诗,都飘散着浓浓的酒香,酒里充盈着亲情、友情。

折叠

创作背景

作者介绍

杜牧 杜牧 杜牧(803-853)晚唐杰出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孙。公元828年(大和二年)进士及第,授宏文馆校书郎。诗以七言绝句著称,晚唐诸家让渠独步。擅长文赋,其《阿房宫赋》为后世传诵。注重军事,写下了不少军事论文,还曾注释《孙子》。有《樊川文集》二十卷传世,为其外甥裴延翰所编,其中诗四卷。又有宋人补编的《樊川外集》和《樊川别集》各…详情

送别原文,送别翻译,送别赏析,送别阅读答案,出自杜牧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swen.cn/poetry/627411606.html

诗词类别

杜牧的诗词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

热门搜索:讯雷播放器手机版宋景诗迅雷下载迅雷极速版手机下载迅雷官方下载官网倪妮一晚8次是真的bt磁力狗迅雷手机ios在线安装种子搜索安卓下载器除了迅雷还有啥迅雷pdf转换器下载
櫻花の島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