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上受降城闻笛

作者:李益      朝代:
夜上受降城闻笛原文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夜上受降城闻笛拼音解读
huí fēng qián shā xuě
shòu jiàng chéng wài yuè shuāng
zhī chù chuī guǎn
zhēng rén jìn wàng xiāng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回乐烽前的沙地洁白似雪,受降城外的月色有如深秋白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不知何处吹起凄凉的芦管,惹得出征的将士一夜都在思念家乡。

受降城:唐初名将张仁愿为了防御突厥,在黄河以北筑受降城,分东、中、西三城,都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另有一种说法是,公元646年(贞观二十年),唐太宗亲临灵州接受突厥一部的投降,“受降城”之名即由此而来。回乐峰:唐代有回乐县,灵州治所,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县西南。回乐峰即当地山峰。一作“回乐烽”,指回乐县附近的烽火台。城下:一作“城上”,一作“城外”。芦管:笛子。一作“芦笛”。征人:戍边的将士。尽:全。

背诵

相关翻译

写翻译

相关赏析

写赏析

夜上受降城闻笛注释

【回乐峰】内的一个山峰。回乐县唐属灵州,为朔方节度治所,在今甘肃灵武西南。唐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诗:“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清宋徵舆《古意》诗:“咸阳桥上三年梦,回乐峰前万里愁。”清纳兰性德《念奴娇·宿汉儿邨》词:“回乐峰寒,受降城远,梦向家山扰。”【受降城】城名。汉唐筑以接受敌人投降,故名。汉故城在今内蒙古乌拉特旗北;唐筑有三城,中城在朔州,西城在灵州,东城在胜州。《史记·匈奴列传》:“汉使贰师将军广利西伐大宛,而令因杅将军敖筑受降城。”唐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诗:“迴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新唐书·张仁愿传》:“时默啜悉兵西击突骑施,仁愿请乘虚取漠南地,於河北筑三受降城,絶虏南寇路。”明敖英《塞上曲》:“受降城上月,暮色隐悲笳。”亦省作“受降”。南朝梁任昉《奏弹曹景宗》:“岂直受降可筑,涉安启土而已哉!”宋黄庭坚《奉答谢松定与荣子邕论狄元规孙少述诗长韵》:“世方尊两耳,未敢筑受降。”…展开

这是一首抒写戍边将士乡情的诗作,从多角度描绘了戍边将士(包括吹笛人)浓烈的乡思和满心的哀愁之情。

前两句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描写了一幅边塞月夜的独特景色.举目远眺,蜿蜒数十里的丘陵上耸立着座座高大的烽火台,烽火台下是一片无垠的沙漠,在月光的映照下如同积雪的荒原。近看,高城之外月光皎洁,如同深秋的寒霜。沙漠并非雪原,诗人偏说它“似雪”,月光并非秋霜,诗人偏说它“如霜”。诗人如此运笔,是为了借这寒气袭人的景物来渲染心境的愁惨凄凉。正是这似雪的沙漠和如霜的月光使受降城之夜显得格外空寂惨淡。也使诗人格外强烈地感受到置身边塞绝域的孤独,而生发出思乡情愫。

 后两句“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则正面写情。在万籁俱寂中,夜风送来呜呜咽咽的芦笛声。这笛声使诗人想到:是哪座烽火台上的戍卒在借芦笛声倾诉那无尽的边愁?那幽怨的笛声又触动了多少征人的思乡愁?在这漫长的边塞之夜,他们一个个披衣而起,忧郁的目光掠过似雪的沙漠,如霜的月地,久久凝视着远方······“不知何处”,写出了诗人月夜闻笛时的迷惘心情,映衬出夜景的空寥寂寞。“一夜”和“尽望”又道出征人望乡之情的深重和急切。

这首诗语言优美,节奏平缓,寓情于景,以景写情,写出了征人眼前之景,心中之情,感人肺腑。诗意婉曲深远,让人回味无穷。

折叠

创作背景

作者介绍

李益 李益 李益(748年—829年),唐代诗人。字君虞,陇西姑藏(今甘肃武威)人。大历四年(769年)登进士第。建中四年(783年)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客游燕赵。贞元十三年(797年)任幽州节度使刘济从事。贞元十六年(800年)南游扬州等地,写了一些描绘江南风光的优美诗篇。元和后入朝,历任秘书少监、集贤学士、右散骑常侍、太子宾客、左散骑常侍,太和元年(827年)以礼部尚…详情

夜上受降城闻笛原文,夜上受降城闻笛翻译,夜上受降城闻笛赏析,夜上受降城闻笛阅读答案,出自李益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swen.cn/poetry/627432465.html

诗词类别

李益的诗词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

热门搜索:迅雷下载免费下载迅雷9官方下载官网娱乐圈 倪妮8次90后女艺人排名明星系列全集大全目录关晓彤鹿晗领证
櫻花の島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