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八)

作者:范成大      朝代:南宋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八)原文

朱门乞巧沸欢声,田舍黄昏静掩扃。


男解牵牛女能织,不须邀福渡河星。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八)拼音解读
zhū mén qiǎo fèi huān shēng
tián shě huáng hūn jìng yǎn jiōng
nán jiě qiān niú néng zhī
yāo xīng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朱门乞巧沸欢声,田舍黄昏静掩扃。
富贵人家七夕节这日都是欢声沸腾,很热闹,黄昏时分的农家已经掩上家门,恢复宁静。

男解牵牛女能织,不须邀福渡河星。
农家男子能牵牛耕作,女子能纺织,不需要在牛郎织女天河相会时祈福。

朱门:富贵人家。乞巧:旧时风俗,农历七月七日夜,妇女在庭院向织女星乞求智慧灵巧,称为“乞巧”。扃:门户。邀福:求福。河星:银河中的星星,这里代指银河。

背诵

相关翻译

写翻译

相关赏析

写赏析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八)

展开

这是一首范成大描写农家七夕民俗的诗篇。七夕,农历七月初七的夜里,可以说是中国的情人节。传说此日乌鹊会在天河搭起一座鹊桥,指引牛郎与织女相会。古时按习俗,这一夜妇女将在庭院向织女星乞求智巧。因此,七夕节也称为乞巧节。

前两句“朱门乞巧沸欢声,田舍黄昏静掩扃。”七夕节,朱门大户、富贵人家家家祭祀乞巧,欢声鼎沸,农村田家则恰恰相反,一到黄昏,就静静地关上屋门,早早安歇了。诗人用“静掩扃”与“沸欢声”作鲜明的对比,一静一动,表现了七夕时高门大户与乡村田园的不同生活场景。

后两句“男解牵牛女能织,不须邀福渡河星。”则解释农家儿女不乞巧的原因。农家儿女,男子都会牵牛耕作,妇女都会织布纺棉,根本不需要再向天上渡过银河的牛郎织女星祈求智巧。显然,诗人是欲扬先抑,借“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朱门贵女对着神仙乞巧的做法,反衬农家儿女的勤奋、灵巧,诗句巧妙婉转,启人思维。

这首诗的题目为《四时田园杂兴》,虽然也涉及七夕节的风俗,但着重表现的是农家儿女的勤劳灵巧,与传统“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秦观《鹊桥仙》)的词作内涵完全不同。

折叠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淳熙十三年(1186)秋,是范成大描写农家七夕民俗的诗篇。范成大早年游宦四方,57岁以后退职闲居苏州石湖,在江南乡村之中渡过了相当长的一段与世无争的田园生活。在这段时间,他写下《四时田园杂兴》共六十首。由于范成大能够系统深入的观察老百姓的生活,并且欣赏乡村的美景,所以他将整个诗歌创作成了五组,分别是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每组都包含了十二首绝句,根据时间顺序全面的展现了江南农村的田园景致,同时也反映了当时农民的生活状况。

作者介绍

范成大 范成大 范成大(1126-1193)字至能,号石湖居士,吴县(今属江苏)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调徽州司户参军。隆兴二年,除枢密院编修官,累迁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说书。乾道六年(1170),假资政殿大学士、充金祈请国信使使金,撰《揽辔录》一卷记北行经历及金廷所见。《宋史》有传。为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之一。有《石湖大全集》一百二六卷,已佚。今存《石湖诗集》三十四卷、《吴…详情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八)原文,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八)翻译,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八)赏析,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八)阅读答案,出自范成大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swen.cn/poetry/TVRZd05qWTJNekEyTlRZdw==.html

诗词类别

范成大的诗词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

热门搜索:女明星图片磁力在线种子搜索神器迅雷下载视频老明星高清手机电影迅雷下载明星的名字2020年明星排行榜鹿晗干关晓彤的衣服披光男明星排行榜100名讯雷极速版
櫻花の島
网站地图